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苔藓及其级分对菲的吸附机理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藓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陆生类群,属于附生植物,多生长于其他植物、岩石或土壤上,由于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组织,其生长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大气沉降。
其他文献
背景 近年来,全球大气污染状况严重且复杂,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是其生物毒性决定的,雾霾气溶胶粒子生物毒性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之一。
2018年1月-2019年4月,以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办公楼、居民区、中央控制室、倒伞曝气池、微孔曝气池和污泥存放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式采样器分析了诺如病毒(NoV)和腺病毒(AdV)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污水中的气溶胶化率,并依此进行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QMRA)研究。
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德森六级以及单级撞击式采样器,研究了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污水/污泥中的气溶胶化率,并进行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QMRA)计算。
2019年5月以英国某污水厂滴滤池(TF)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激光诱导荧光LIF的实时在线分析仪器SIBS[1,2],实时分析了单个生物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形状,及在Xe1和Xe2两个激发光谱下的29个发射光谱频道的荧光强度,故获得了超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粒径分布数据,并定性分析生物气溶胶的生化成分。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及其相关组分,统称为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均可产生一定影响。该影响程度与生物气溶胶的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种群结构等特征相关。然而,当前对于不同类型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特征尚不清楚。
使用六级气溶胶采样器采集了2015、2016年持续性雾霾天气溶胶样品,对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有利于青岛地区的增温增湿,为雾霾的发生奠定基础,弱大气环流形势为雾霾的持续提供条件。
空气中的细菌在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1,2]。本研究随第33 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2016 年11 月-2017 年4 月)和“向阳红号”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2017 年8 月-2018 年5 月)随航采集海洋生物气溶胶样品,探究海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菌群的空间分布和多样性,本次采样区域包括了南大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水溶有机质(DOM)参与众多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是其重要的化学组成部分7,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指标.因此,DOM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DOM组成具有以下特点:(1)大部分分子的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Da,与生物大分子相比属于小分子范畴;(2)分子组成十分复杂,无法通过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其中的单体化合物进行表征;(3)高分辨率质谱是表征这一复杂
黑碳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度难熔性碳质副产物,涉及到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而备受关注。我国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黑碳排放国,黑碳排放强度高值区出现在我国东部沿海等省市。在独特的季风系统(如东亚季风)和大河(如黄河和长江)驱动下,这些地区产生的黑碳可通过大气沉降和河流输入的方式进入我国东部广阔的陆架边缘海,如渤海、黄海和东海。
Background: Land-use changes in watershed can make bottom-up effects on DOM exports,ultimately stream 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