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沿海地区持续性雾霾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六级气溶胶采样器采集了2015、2016年持续性雾霾天气溶胶样品,对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有利于青岛地区的增温增湿,为雾霾的发生奠定基础,弱大气环流形势为雾霾的持续提供条件。
其他文献
高砷地下水所造成的饮水与健康安全风险受到国际环境领域的高度关注,高砷地下水的高效净化与安全利用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针对传统电絮凝所存在的曝气增氧、电极反应能耗高的关键问题,基于空气阴极研发和地下水电化学氧化-絮凝系统构建,解析了阴极材料对系统能量分配的影响、分析了电流密度与系统除砷效能的关系,探讨了系统中铁的形态分布与絮体物相分布特征,揭示了地下水有机胶体对除砷能效的影响,为高砷地下水净化提供了理论
纳米材料无疑是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了解它们对常规水处理过程的影响是提高水处理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溶解有机物是水生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桥梁,长久以来成为水污染控制的关键。
BiOCl@Fe3O4 photo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to activate peroxymonosulfate(PMS)for atenolol(ATL)degradation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in present study.
Urban areas,with a wide range of mercury emission sources,ar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atmospheric Hg budgets.
生物质燃烧源和初次生物源气溶胶是城市有机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们对其粒径分布知之甚少。我们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于2017年4月到2018年1月期间,在北京城区分别采集了四季雾霾和非雾霾期间的气溶胶分级样品。
背景 近年来,全球大气污染状况严重且复杂,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对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是其生物毒性决定的,雾霾气溶胶粒子生物毒性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之一。
2018年1月-2019年4月,以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办公楼、居民区、中央控制室、倒伞曝气池、微孔曝气池和污泥存放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式采样器分析了诺如病毒(NoV)和腺病毒(AdV)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污水中的气溶胶化率,并依此进行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QMRA)研究。
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德森六级以及单级撞击式采样器,研究了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污水/污泥中的气溶胶化率,并进行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QMRA)计算。
2019年5月以英国某污水厂滴滤池(TF)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激光诱导荧光LIF的实时在线分析仪器SIBS[1,2],实时分析了单个生物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形状,及在Xe1和Xe2两个激发光谱下的29个发射光谱频道的荧光强度,故获得了超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粒径分布数据,并定性分析生物气溶胶的生化成分。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及其相关组分,统称为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均可产生一定影响。该影响程度与生物气溶胶的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种群结构等特征相关。然而,当前对于不同类型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特征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