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硅太阳电池TCO/Metal复合背反射电极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光伏会议暨中日光伏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ITO 和ZnO:Al 透明导电膜,并成功地将ITO/Ag 和ZnO/Al/SS 复合背反射电极应用于pin 和nip 结构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得以显著提高,个别电池的短路电流增幅高达30%。分析认为,背电极的Lambertian 织构是复合背反射电极陷光效果的关键。而背窗口层的作用主要是阻挡金属Ag或Al与非晶硅n层间的互扩散。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也越来越受重视,近十年来以高达25﹪-4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晶体硅太阳电池是首先被发展和依然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现在世界太阳电池产量中超过90﹪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我们实验室正在对国外很流行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双面玻璃太阳电池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当太阳电池采用双面玻璃结构时,上下两层玻璃结构造成电池组件的热性能很差和太阳电池的工
在含有醋酸镉、醋酸氨、硫脲和氨水的水溶液中,化学沉积CdS半导体薄膜,用于制备CIGS 太阳电池,单体电池的效率达到12.1﹪,小组件的效率达到6.6﹪。这种CdS薄膜具有六方晶和立方晶混合结构,结晶均匀细致,电阻率约为104~105Ωcm.。CdS薄膜生长速度受液相传质步骤控制,因此溶液搅拌速率对CdS 薄膜的沉积速率与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光伏阵列的工作特性,并通过对现有最大功率控制方法特点的分析比较,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双环的结构(温度环和电压环),以克服传统的MPPT控制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日照的突变的缺点,以提高光伏系统的效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化学水浴法,在含有ZnSO4、SC(NH2)2、NH4OH 的水溶液中沉积ZnS(O,OH)薄膜。通过调整溶液中三种组成的比例,发现每种组份对薄膜的沉积速率都有影响,ZnSO4 浓度越高,沉积速率越大;SC(NH2)2 浓度增大,薄膜达到一定厚度不再沉积。XRF 和XRD 测试表明ZnS(O,OH)薄膜中含ZnS 与Zn(OH)2。而Zn(OH)2呈非晶态,热处理脱水后为ZnO 结晶,Zn
本文简述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太阳能光伏电池导电无铅涂锡合金铜带的研发及生产。产品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涂层为无铅涂锡合金配方、基体为铜和新工艺及其专利设备生产出具有龟纹从而无需焊膏焊接的涂锡铜带,提高了产品抗腐蚀、焊接性、导电性、使用寿命等性能,降低了污染毒害问题。
在国家和云南省多年的支持及光伏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云南具备了较好的光伏科研、产业和人才基础,太阳能资源较丰富,本省和西藏以及邻国光伏市场潜力大、区位优势好,也具备扩大光伏产业链的条件。有条件快速发展光伏产业,为西部开发和边疆地区全面实现小康作贡献。
一个多晶硅锭的生产周期大约需要60 小时,包括加热、熔化、生长、退火、冷却5 个步骤。多晶硅锭具有厘米级大晶粒、柱状晶粒结构、电阻率均匀性好、杂质含量低等特点。经多线切割机切成厚度为0.325mm 的多晶硅片,大规模生产多晶硅太阳电池,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4.7%。
本文运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发的AMPS 软件,模拟了采用不同晶化度的nc-Si作P-I-N结构太阳电池的I层的性能;研究了不同I层厚度的情况下电池的Jsc, Voc, FF, Eff的变化。模拟结果说明,晶化度为42.78%的纳米硅作I层,得到了23.986﹪的转换效率;当I 层厚度在500nm 的时,太阳电池光电效率Eff有最大值。
制备性能良好的CuInSe2(简称CIS)薄膜材料对于CIS 太阳电池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CIS 吸收层可用多源共蒸发法、溅射后硒化法以及电沉积等方法制备,为了更好的控制薄膜的生长,相变过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一个由溅射后硒化制备的Cu/In/Se 多层膜系统,应用XRD,探测在不同的温度下,薄膜中物相的构成情况,依此研究薄膜在升温过程中的相变规律,找到CuInSe2d 的相变连接线
p-i-n型非晶硅基太阳电池的界面因素及S-W效应问题,一直困扰着光伏科学界;为提高该类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光致衰减,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因此成为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热点。为此整个光伏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将从能带结构工程角度,利用纳米非晶硅的带隙与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关系,本文首次设计出了p-i-n各层,并使其p、i、n各层按顺序能带渐变,不仅避免了为降低界面效应而引入的缓变层(buffer l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