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对水中余氯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11届中日供水技术国际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经紫外线消毒后水中余氯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有机物含量、紫外强度及剂量等因素对氯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剂量低于40mJ/cm2时紫外线消毒对氯衰减基本没有影响,而当紫外线剂量大于40mJ/cm2时会加速氯的衰减速度,紫外剂量从40mJ/cm2提高到1000mJ/cm2时,水中余氯由3.2mg/L下降到2.8mg/L;低紫外线强度下氯的衰减速度低于高紫外线强度情况,紫外线强度为0.1130mW/cm2和0.02825mW/cm2时水中余氯分别为2.31mg/L和2.63mg/L;在同一紫外剂量下,pH偏酸性时氯衰减速度高于高pH情况;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会加快氯的衰减速度.在实际应用低紫外线强度进行消毒时,如降低投氯量将不能有效保证管网水中的余氯量.
其他文献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在渠道衬砌结构型式、灌区灌溉用水管理和田间节水改造技术集成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提出了聚苯乙烯保温板、土壤固化剂和膨润土防水毯3种新材料在渠道衬砌中的应用,开发了灌区农田土壤墒情与末级渠道量水监测系统。在建立的北方渠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总体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方渠灌区田问节水灌溉技术集成模式,北方渠灌区田间高效输配水技
涤纶格栅和玻纤格栅在20℃、10℃、0℃、-10℃、-20℃条件下做拉伸试验,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格栅极限强度和拉伸率等数据,得到以下结论:在负温情况下,涤纶格栅和玻纤格栅的极限强度和极限伸长率都要比常温20℃时的极限强度小,同时有温度越低极限强度或极限伸长率越小的变化规律;推荐在寒区加筋土工程中使用涤纶格栅作为加筋材料,慎用玻纤格栅作为加筋材料.
自嵌式砌块是一种由水泥和密实骨料为主要原料,经静力加压或振动加压及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预制高强混凝土挡土块,本文通过人工冻融的方法测试了自嵌式砌块的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①冻融循环对自嵌式砌块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②砌块没有发生冻融剥蚀,它的破坏是由于冰压力的反复作用引起的,并且表现为脆性断裂;③砌块断裂面出现在砌块结构断面的削弱处,如结构开孔处.
作为寒区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冰厚度和冰压缩强度一直被水利工作者所关注.冰与结构物作用力是水工结构物设计的控制荷载。为了使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结构合理,必有提供符合实际的冰设计参数。对寒区结构物设计中,冰厚度和压缩强度是两个主要的控制因子。冰的压缩强度受冰的实际温度影响,研究表明,同样的试验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冰温度越低,冰的压缩强度越大。此外冰的厚度直接影响到冰层内温度的分布和应力的
基于《冰情监测与预报》及冰情监测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河川冰情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我国现在主要实用监测技术包括现场数据测量、遥感监测、地球物理测试、计算机模拟、模型预报及无人监测技术等.根据冰情监测数据类型的不同,在基础数据监测技术和实用冰情监测技术两方面对河川冰情监测技术进行分析。对于河川冰情监测基础数据,河冰、降雪和气温监测等,主要由流域内水文、水位站及降水监测站等机构进行监测,已形
东北地区的灌区开发建设年代较久,很多始建于日伪时期,建国后虽经多次维修改造,但目前灌区建设仍不适应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渠道防渗衬砌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也可抑制杂草丛生,降低渠道糙率,提高输水效率,减少灌溉时间,增强渠道抗冲能力,节约维修费用,因此渠道防渗衬砌是提高灌区用水水平的主要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新型实例,供有关管理与设计人员参考.温石棉水泥板一般
采用SEM及压汞试验的方法分析了掺入复合增钙液态渣粉的水工混凝土孔隙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初期的孔隙率大,复合增钙液态渣粉28d之后水化进程仍在继续,28d之后混凝土孔径尺寸细化到50~100nm,60d时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结构更为均匀致密,孔径尺寸更为细小.28d时,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未掺复合增钙液态渣粉的基准混凝土,60d时已达到或超过基准混凝土.
近年来,低压膜(LPMS)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膜污染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增加运行和维护费用,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膜前预处理技术与低压膜组合工艺已被广泛用在减轻膜污染、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膜通量等方面.膜前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变水中分子与颗粒物的尺寸,影响污染物之间和污染物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或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从而影响膜过滤性能.此外,采用适当
通过中试试验,初步探讨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与澄清池组合方式的可行性.通过澄清池+超滤膜的试验,研究传统水处理工艺与超滤膜组合的工艺特性及运行效果,探索超滤膜在各种水质、工况下的最合理运用.
本文通过混凝+沉淀+超滤联用工艺中试试验,探讨中试规模超滤膜对于原水中有机物亲水/疏水性组分、不同分子量的分布以及有机物属性的去除规律.试验得出,极性亲水性组分和中性亲水性组分经膜过滤DOC浓度下降明显,最容易被膜截留,造成膜通量下降.同时,在混凝沉淀阶段,可以有效去除6000~1000 Daltons范围的较大分子有机物,超滤膜可去除中等以上分子量范围的有机物,且水力反冲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