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S管理活动及其几个作用

来源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硅化物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行业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S是现场管理的一种方法,起源于日本,是日本工厂开创的管理技术,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刚开始只是强调工厂的整理、整顿,后来由于管理提升的需求,又增加了清扫、清洁、素养,形成了现在的5S活动体系。5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员工士气,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本文介绍了5S的内涵和5S现场管理的内容,阐述了5S现场管理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将工业水处理表面活性剂作为循环水管道减阻剂使用的可行性,本文用旋转黏度计对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胺杀菌灭藻剂和椰油酸二乙醇酰胺缓蚀阻垢剂组成的多功能减阻剂配方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在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上进一步评价。当水溶液中减阻剂浓度1.2g/L,水溶液流速2.55m/s时减阻率为52.3%。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腐蚀结垢问题是长期困扰该油田稳产高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对现场腐蚀结垢特点及对现场采出液水质、油井产出气、垢样及细菌含量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得出结论:该油田油井系统以腐蚀为主,造成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并伴有轻微的电化学腐蚀,部分区块存在一定的CO2腐蚀,并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杀菌剂及缓蚀剂的筛选,筛选结
本文采用后继混凝沉淀的A/O工艺对含酚、氰的焦化废水进行了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当A段停留时间为7h,DO低于0.3mg/L;O段停留时间为7h,DO为3.5mg/L;絮凝阶段聚合氯化铝铁(PACF)投加量为1012.3mg/L,聚丙烯酰氨(PAM)投加量为4.2 mg/L,絮凝沉降时间为1.5h时,废水中酚含量从288~680 mg/L降至1.0mg/L以下,氰化物含量从0.73~11.3mg/L
本文采用反应与分离相耦合的途径,用19通道陶瓷膜元件构建了5L气升式膜反应器,对钢铁酸生产废液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0.5~2.5m3/h曝气量范围内,稳定膜通量能维持在60L/(m2·h)以上,且提高曝气量有利于提高循环液体流速。在稳定操作条件下,料液中氢氧化铁悬浮物浓度、温度(1~45℃)和膜两侧压差(0.025~0.1MPa)均与膜通量均里线性关系。当处理Fe2+浓度为400mg/L的
反渗透系统运行中反渗透膜表面会由于原水中污染物的存在及膜分离过程中对难溶物的浓缩而产生的沉积,不可避免会对膜形成污染。膜的污染因各地水源、水质稳定性、预处理工艺和操作运行效果的不同而复杂化,膜的清洗成为应用中的一个难于掌握的问题。本文对风台电厂反渗透系统膜的污染进行了分析和化学清洗,从清洗配方、工艺、监督和操作中找到了一套适合膜清洗的方案和预防措施。
本文针对公共建筑电能消耗主要集中在低压终端的现状,为了实现对终端用户用能的量化管理,在公共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加装了电能计量装置,以实现电能计量管理。介绍了一种采用现场总线的数字式复费率电能表,以及利用该表组成的电能管理系统,并通过某电能管理的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本文介绍了气相法二氧化硅及表面改性的气相法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改性剂的种类及改性方法,介绍了改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
硅酸物分会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拉动硅酸钠市场一路走高。本文介绍了我国硅酸钠的生产能力、工艺水平、企业性质以及产品质量。
纳米多孔材料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的方法进行制备。通过酸碱二步法催化等多种优化的工序,使材料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增高,孔径尺寸和热导率下降。这种称之为气凝胶的材料具有多孔纳米结构,其孔洞率最高可达90%以上,孔径尺寸仅几十纳米,比表面积大于600cm2/g,在500℃时的热导率低于0.035w/mk,是目前保温性能最佳的固态材料。探讨了相关的保温隔热的机理,认为硅材料本身的热传导系数很低,当
本文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前驱物制备SiO2溶胶;用超临界流体强化喷雾干燥技术处理溶胶获取SiO2微、纳米颗粒。研究操作条件及不同超临界流体对制备的颗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超临界N2时,得到平均粒径为0.2~0.4μm的分布较均匀的球形siO2颗粒;增加溶胶流量颗粒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宽;增加溶胶的醇酯比颗粒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增加操作温度颗粒粒径先变小后变大、粒径分布变窄;增加陈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