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公民教育的论述,提出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应把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学生公民能力的训练、公民美德的养成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人的教育”问题可从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人的教育是什么等三个层次来分析.人是自然性、精神性、社会性的统一,是生命的一种特殊存在.其中精神性是最为关键的本质性的存在.教育就是人们为了自身或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意识的培养人才(引导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非“非人”的教育.人的教育是真善美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地球人的教育.
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我国国民性既有其优良的一面,如勤俭节约、以和为贵、孝悌为先、自强不息等等,也包括不好的方面即所谓的“劣根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国民性的优良特征,又要摒弃和改造我国国民的“劣根性”.
在教育中,自由是造就良好的个体的核心条件,教育自由是人接受教育中所享有的独特的自由.国民性,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民族素质的检视成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国民性的本真,探求自由的回归,厘清教育自由的含义,同时还应该重视国民性在实施教育自由中的作用.
国民性是一个持久性的话题,关于国民性的研究,既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也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国民性视角中的人的发展也必定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国民性视角中的人的发展既有人的发展的共性,又有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它更强调人的解放、人的本真人性,实现人的重塑;更强调人的责任感与权力意识,注重公共精神的培养.国民性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文化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协调配合.立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养成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别国的民族特性,其是由自然、历史和社会这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同时具有很稳定的结构形态.中国国民性中,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中不仅积淀了许多的优质特性,也沉积了不少劣质特性.从梳理国民性的源起与演进、国民性的定义、国民性的主要特点入手,举要分析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优质特性和劣质特性,并对教育把优质特性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劣质特性抛弃出去、改造出新进行探究.这对构建和谐中国、推进社会
“保守性”是中国人国民性格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学校教育在形塑国民之“保守性”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正是由于学校教育本身具有保守性,才造就了具有同样性格的国民.学校教育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学校统一的课程内容、教师单调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安逸的学习方式上.但是,学校教育“保守性”的形成根源,并非完全在其自身.偏重“社会利益”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于国民之“保守性”形成的坚实影响,是不能轻视的.而归根到底,
中国近代对国民素质的思考,源于梁启超的《新民说》,这是一部旨在改造国民性,培养公民精神的著作.梁启超所要培养的是秉承儒家思想精髓的“浩然之气”,并兼具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精神”的新型国民.他在深刻剖析了国民劣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缔造新国民的必要性,并指明了在旧中国培养新国民的方向和实现路径.而《新民说》中关于国民“权利”和“义务”的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仍不失其启发意义.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纽带.母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造国民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母语教育正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国民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国民性与教育的关系、母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国民性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应加强母语教育在提升国民性中的作用.
教育,国民性改造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中却存在一个悖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一国之国民,身上所负载的国民性应该是同一的.本文认为对“国民性”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能够改造国民性”的坚定信念,是国民性改造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因此,通过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加入文化类课程,增强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觉自愿的自我提升,是提升教师参与国民性改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教育并非国民性改造的首要途径,但在既定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对国民性的改造不仅是教育自身价值实现的本体构成,也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题中之义.具体而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中实施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应该坚持由自发到自觉的立场革新,坚持由批判到弘扬的范式转换,坚持由“平面”到“立体”维度的路径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