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介电和压电性能随空间变化的计算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单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单晶的诸如介电、弹性、压电和电光等宏观物理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当今材料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主要有新材料体系的开发、对原有材料的掺杂改性、改进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等.单晶生长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由晶体物理学可知,晶格结构的各向异性将导致晶体物理性能的各向异性.对此性质的利用将充分发挥现有晶体的潜力,节约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同时,还将为高性能器件的设计以及高性能特殊取向薄膜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对12个点群常用晶体的介电、压电、弹性等宏观物理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宏观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最大值和方向.例如LiNbO3晶体介电、弹性和压电性能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沿其极大值方向,纵向压电系数d33是主轴系下的6.6倍.此外,还对晶体的宏观物理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实验对其中的铌酸锂、钽酸锂、ADP和KDP晶体的介电和压电等宏观物理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验证.综上,本工作将对发掘现有晶体的潜力和晶体器件的设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铁电隧道结存储器是一类创新的纳米电子器件,通常采用金属/超薄铁电薄膜/金属三明治结构。几个纳米厚的铁电层作为电子隧穿势垒,其自发极化翻转使得势垒高度明显变化,从而在隧道结中获得高、低两个电阻态。铁电极化的快速翻转能力使得铁电隧道结在快速度、低功耗阻性存储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由于其阻态取决于铁电畴结构,通过微结构调控能够实现可控的准连续阻态变化,因此作为忆阻器的铁电隧道结也是一类重要的神经形
会议
聚偏氟乙烯(PVDF)类的铁电高分子在有机电子信息存储及各类换能器中展示出了很强的应用,主要是基于铁电高分子中稳定的铁电性和优异的压电性、热电性。实际上,PVDF类高分子本身的分子和凝聚态结构多变,我们从控制PVDF自身结构缺陷及外界能量刺激等方式调制高分子材料中的自发极化状态,设计出一系列新型的基于PVDF的有机存储或传感器件。
聚合物基高介电纳米复合电介质不仅具有储能和均匀电场的作用,还具有易加工、柔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在脉冲电容器储能,电缆终端及接头电应力控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在聚合基体中引入高介电陶瓷纳米颗粒是制备高介电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方法,但介电常数提高的同时通常伴随击穿强度的大幅降低和介电损耗的大幅升高,难以提高能量密度并获得高存储效率。提高聚合物复合介质(特别是纳米复合介质)的介电性能传统策略是对纳米颗
有机电子材料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新一代电子及光电器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信息存储提出了结构简易、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密度的等更高要求。基于铁电量子隧穿效应的铁电隧道结提出为实现这类器件功能提供了可能性。近期,我们利用一类铁电聚合物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构筑了铁电量子隧道结构,实现了直接量子隧穿效应。具体地:利用朗缪尔-布拉基特(LB)方法制备了分子层厚度的PVDF超薄膜,运用多重
基于氧化物薄膜的阻变行为(resistive switching behaviour)以及机理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氧空位在阻变行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为了排除晶界、晶粒以及沉积过程中随机引入的氧空位对于氧化物薄膜中阻变现象研究的影响,本文中采用单晶铌酸锂(LiNbO3,LNO)薄膜对氧化物薄膜的阻变现象进行研究,并采用在真空或者氩气气氛中进行退火的方式对铌酸锂单晶薄膜进行处
Pb(Zr,Ti)O3(PZT)是经典压电材料,自1952年发现以来,广泛应用在超声换能器及传感器等领域。众所周知,压电材料往往在准同型相边界(MPB,四方相与三方相共存)处表现出最优的压电、介电及铁电性能,压电材料的成分设计也通常围绕MPB展开。虽然PZT及相关材料发现的早,但是机理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比如MPB、单斜相、纳米铁电畴等理论。
通过高质量六角锰氧化物RMnO3(R=Y,稀土元素)单晶的生长与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我们研究了单晶中由于晶格畸变引起的铁电涡旋畴.六角锰氧化物是一种非本征铁电体(Improper ferroelectric),由于锰氧多面体的倾斜以及锰离子层中的三角化(Trimerization)导致了铁电涡旋畴的形成,该涡旋畴具有两种铁电畴(极化沿c轴向上或向下)以及三种不同的结构反向畴(Structural
有关相依复杂网络鲁棒性的理论研究证明网络之间的耦合使得网络变得更加脆弱,而现实的复杂网络却非常稳定。在本报告中,我们试图从网络之间的耦合机制的角度给出一些可能的解释。首先,真实网络之间同时存在内部依赖节点和外部依赖节点,过去的理论研究仅仅关注了单一类型节点对于网络鲁棒性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证明两种节点的适度分布比例能够使网络的鲁棒性达到最好,网络的破碎形式展现为二级相变,过大或过小都能够使网络的鲁棒
高性能压电陶瓷在驱动、传感、换能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锆钛酸铅[Pb(Zr,Ti)O3,PZT]为代表的铅基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占据世界压电材料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这类材料中的含铅量超过60%,在制备、使用、回收和废弃过程中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以及带来环境污染.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兼具较高的压电活性和较高的居里温度,有望在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应用领域取代PZT.综观铌酸钾钠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我们研究了压铁电材料与一般电介质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新的力电耦合效应——挠曲电效应(flexoelectricity,极化强度与应变梯度之间的耦合效应)。通过发展第一性原理挠曲电方法,揭示了挠曲电效应存在的内在微观机理并预测了具有强挠曲电效应的材料体系。[1,2]同时,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非弹性中子散射/同步辐射散射测量,我们研究了具有强自旋-声子耦合效应的两类钙钛矿材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