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排水采气工艺实验系统研制

来源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长庆气田已大面积实施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排水采气、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等多项工艺措施,并开展了涡流工具等新型排水采气措施的先导性试验,但由于各项排水采气工艺缺乏必要的实验平台而无法有效实现参数优化与效果验证,这已成为困扰气田后期开发、持续生产的重要难题.在已建成试验井、储气井基础上,进行排水采气工艺实验系统研制,主要包括井下多点测试系统、地面气水精确注入系统、返出随流体分离计量、循环利用系统、井筒流体解释系统及视频监测系统开发.利用智能化的测控系统及解释,及时掌握运行参数,分析实验过程中各物理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实验所引起的井下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实现自动测量、同步采集,将有利于开展理论研究及接近工况条件下的工艺性能评价和工艺模拟实验,为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模拟及工程试验提供有效手段,大幅缩短研发进程,提升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水平.
其他文献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致密储层水平井压裂投产后产量递减快的问题,通过注入CO2开展能量补充试验,重点探索长水平段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条件下的能量补充方式及生产制度.通过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对吞吐时机、注气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及生产流压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指标预测及经济评价.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注入气中的氧气与伴生气混合存在爆炸风险.在对特低渗透油藏试验区氧气爆炸极限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原油低温氧化反应前后原油及产出气组分变化规律、氧化动力学参数、原油低温氧化程度和氧化速率研究.确定了空气泡沫驱及减氧空气泡沫驱过程中氧气含量小于临界爆炸极限值及氧气完全消耗掉时的推进距离.为空气泡沫驱试验决策及确保现场试验安全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庆扶杨油层渗透率低、单井产量低、采油速度低,是典型的“三低”油藏.为提高单井产量,开展了“百方砂、千方液”缝网压裂试验.微地震监测和油藏动态资料证明大庆外围砂岩储层能形成体积裂缝缝网,压裂后能较大幅度提高油井产量;建立了缝网压裂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给出了缝网压裂选井选层标准,形成了缝网压裂后合理注水政策.研究成果为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及类似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保障与依据.
通过开展不同温度下陇东地区4个集输站点原油乳状液黏度、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固体颗粒含量等物化性质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物化因素.随着温度由40℃降至20℃,原油乳状液的黏度也相应增大了12~17倍,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时间延长,脱水率降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原油乳状液中分散液滴的粒径越小,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强;沥青质含量越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越强.但是,胶质的存在会影响沥青
P油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庙西北凸起,是国内发现的首个大型中生界花岗岩潜山油气藏,然而由于储层受风化溶蚀,构造等多种作用改造,裂缝发育成因多样,非均质性强,对其表征难度较大.为此针对P油田提出了一套花岗岩潜山储层裂缝精细表征方法.首先,从储层成因分析入手,确定了影响裂缝发育的3大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裂缝分为3种成因类型,针对不同的成因类型,建立相应的裂缝分布趋势体模型;以井点统计的裂缝特征参
长庆油田CO2驱工况复杂,主要表现在严重的腐蚀及腐蚀与结垢共存问题.研究合成适用于CO2驱腐蚀环境下的缓蚀阻垢剂,对长庆油田CO2驱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验室常压合成方式,优化筛选CO2缓蚀剂中间体,采用嫁接阻垢基团的方法,制备出适用于CO2驱腐蚀环境下的缓蚀阻垢剂.室内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缓蚀阻垢有优良的阻钡锶垢性能,同时能够有效抑制CO2驱工况环境下的金属腐蚀,可满足长庆油田CO2驱油与
暂堵压裂是在压裂过程中实时加入暂堵剂,暂堵老缝或已加砂裂缝,通过破裂压力、裂缝延伸压力的变化使流体发生转向,从而造出新缝.研发了一种刚性、可降解暂堵剂,密度为1.1~1.3g/cm3,承压强度大于52MPa;该堵剂在储层温度条件下48h内失去力学强度,适宜温度30~90℃的储层.采用该暂堵剂在长庆油田完成13口井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措施初期单井日产量由0.97t提高至2.43t,平均单井日增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神木等致密气田已实现规模开发,致密气产量达到天然气总产量的2/3,展示了致密砂岩气藏开发的巨大前景,也揭示了致密气藏的复杂性及开发面临的重重困难.以苏里格气田为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静态参数与动态参数评价结果差异大、评价采收率高而区块采收率偏低、剩余储量规模大但有利区储量明显不足等.建立能够反映气井生产特征的储层综合分类方法,评价不同类型储层储量规模,是深化气藏认识、合理
苏里格气田由于储层致密,有效砂体规模小、空间叠置模式多样,非均质性极强,目前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不高,气田采收率低(目前仅36.6%).基于密井网试验区,通过以有效砂体量化表征为核心的储层构型精细描述和以干扰试验为基础的储层连通性评价研究,明确了储层有效砂体规模统计学规律,进而结合产量不稳定分析,量化了干扰概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构建了辫曲河储层知识库,形成了以“基于地质知识库约束的储层构型精细描述与建
大庆长垣东部扶杨油层为低、特低渗透油层,地质条件复杂.针对扶杨油层的地质、开发特点,在原剩余油类型基础上将剩余油类型细化,将平面干扰与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细分2个亚类,新增平面干扰Ⅱ型、井网控制不住Ⅱ型.通过对典型区块的解剖,明确扶杨油层分类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为油田下一步精细调整提供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