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痉挛型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即时影响

来源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恢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型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即时影响,探讨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电生理相关机制,为临床处理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方法:从2008-2011年度之间选取男性恢复期脊髓损伤后出现排尿障碍,经尿流动力学筛查确定为痉挛型膀胱的患者20名,再次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在此过程中施加督脉电针治疗,观察患者接受督脉电针治疗前后的膀胱逼尿肌压力变化,进行前后两组数据的t检验. 结果:20名伴有膀胱逼尿肌痉挛的脊髓损伤患者,在接受督脉电针治疗后,逼尿肌压力有较显著的下降.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脊髓损伤后伴有痉挛型膀胱患者,临床可以考虑督脉电针治疗,这可能对降低患者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电针参数的优化选择,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代谢性疾病的影响,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日渐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对OP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IGF-I可以增加骨形成刺激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限制和减少骨吸收的破骨细胞的分化,因此在防治OP中效果明显.本文就骨代谢指标与IG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桥蛋白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骨代谢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能抵抗切除卵巢引起的骨质流失,而高骨桥蛋白水平是引起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重要危险因子.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1年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0例(140椎体),术后12个月内再次骨折的15例(20个椎体)患者为研究对象,1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患者给予骨水泥强化治疗、术后抗感染、恢复期给予积极的康复锻炼指导.随访10个月,观察有骨水泥有无外漏及再骨折患者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再次骨折的患者在
目的:比较广西南宁地区十年前后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对2011-2012年广西南宁地区20-80岁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数据统计并与2001-2002年体检数据进行比较,采用同一台骨密度仪(法国challegen).结果:在30-39岁人群组中,男、女在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腰2、腰3、腰4骨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60-80岁老年人群总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十年前16.56%
目的:调查广州社区骨质疏松(OP)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两个社区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进行骨密度筛查,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者方纳入研究对象,共100例.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命质量评分,SF-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中医认为OP的发生与肾虚血瘀密切相关,补肾活血方药在治疗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历代医家依据肾
原发性肌少症主要与增龄相关,是生物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表型,衰老是基因编程的循序过程,必然发生增龄性肌量减少,但其过程受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衰老性相关疾病影响而呈现明显个体差异。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呈多因素、复杂重叠性,涉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退化、激素、营养、免疫功能以及运动等因素。肌少症的评估包括 3 个方面,即肌量、肌力以及肌功能。肌少症诊断标准包括综合肌量、肌力以及肌肉功能的建立。目前还难以通过抗衰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医院行PKP治疗的35例45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KP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并观察各组患者患椎椎体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患者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未发生脊髓神经损
目的:对听障儿童在康复初期出现的心理状况和相关因素作一些调查与研究,找出原因,探索相应的康复措施,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72名入托的听障儿童进行调查,从孩子康复初期的情绪状况、年龄、在家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康复初期听障儿童中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听障儿童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与其年龄大小、对成人的依恋程度、交往经验等有很大关系.结论:为了预防和治疗听障儿童在康复初期出现
本文阐释了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将自我管理模式引入慢性肾脏病生活管理中,对延缓CKD进展,维持稳定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让CKD患者掌握CKD相关理论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实施有效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