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消瘅"等范畴,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多个篇章中记载了对该病的认识,对消渴病从病位、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都有论述,不仅为后世医家对于消渴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立足肝脾肾辨证治疗糖尿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病位涉及五脏,五脏的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基本因素,发病的关键在于肝脾肾,肝脾肾三藏为其基本病位,饮食劳倦、情志刺激为主要致病因素,正虚邪实、热癖内蕴为其基本病机对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应抓住病本,根据肝脾肾三脏同病的特点,在动态中把握病机,在抓住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病本的基础上,把握痰浊、湿热、血癖等标证的主次先后及其与病本的相互关系而标本兼顾。从协调三脏关系人手,分清主次,求本而治。糖尿病的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首先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按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和君臣佐使的要求,以中药的性味归经和药效特点为主要依据而选药组方;同时也要结合现医学认识,把握糖尿病的病变规律和临床特点,参照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来筛选其中具有调节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血黏度的药物,如此方可缩短中西医之间的距离,提高对疾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