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构语境下的妇女解放--从历史到历史书写

来源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期,在旧王朝衰歇、新国家肇建的过程中,“国家建构”始终是这个时段的核心议题。本文即拟以此为立足点来考察清末民初的妇女解放。本文将主要着眼于观念层面,这是因为,清末民初妇女解放的许多观念来自西方,而西方观念的中国移植涉及中西语境的转换,“瓶颈论”问题与此关联。以国家建构的主题为线索,通过对清末民初妇女解放的再书写,本文还将指出,“瓶颈论”在妇女解放问题上持有一种“性别对立”意识,这种意识与清末民初妇女解放事实上呈现出来的“性别合作”特征背离。由于清末民初的妇女解放既是历史本身,又是历史书写的背景,中国妇女史书写范式的形成受其制约,本文在梳理这段历史的基础上,也将就当前妇女史书写的范式问题展开一些讨论。本文想要说明,历史书写应该以尊重历史语境为前提,语境问题比范式问题更为根本。
其他文献
奥运会被视作中国当局一次务实的尝试——试图将中华民族再创造为一个现代的、有教养的、和谐的、国际的民族,而持续将民族主义当作含义框架仍存在问题,并可能创造出一个最终无法处理的民族品牌。文章从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治理、爱国情怀的编程、对中华民族含义的再编程、让全民族参与其中、从民族文化治理到跨国文化治理及对意义场域的盗用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通过检视2008奥运会所运用到符号,我们便可发现中国政府
梅屋庄吉(1869年1月8日-1934年11月23日)是资助孙文的日本人之一。虽然梅屋是一位并不太为人所知的人物,但自去年以来,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相继举办了有关梅屋庄吉的展览,兴起了一股颂扬梅屋的热潮。由于这一事件对中国研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对梅屋庄吉的再认识与颂扬潮的出现进行了概述,就《制作辛亥革命的日本人》中许多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描述,重点对“2万亿日元”抑或“1万
文章就中国外交政策的变迁进行了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外交理论;1976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和平外交政策”替代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根本转型;1985-2001年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继承了邓小平的外交路线,继续奉行实用主义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5年后,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关于国家的和平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
本文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一、引起革命的是清末新政还是清末立宪;二、清末新政和宪政的开展;三、辛亥革命能否避免;四、推翻清王朝的历史原因;五、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我们既要看到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种种危险因素,同时又要看到我们进行政治改革的有利条件,根据中国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
笔者从《历史研究》和《近代史研究》中选择部分论文针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评论。
本文分别从交通行业、经营行业、学校、军队及官厅等方面对清末东北鼠疫期间的行业防疫法规进行了阐述,指出该法规反映了当时防疫法规建设的水平,即初始性和应时性等特点,却为后来的相关法规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清末新政后期,移植域外政制形式,以变官制为实行宪政的先导。改革启动前,朝野官绅、国外政客和报刊时评,均对中国仿行立宪的基础、条件有所质疑,对官制改革方案的要旨、程序及实施措施,予以激烈批评,尤其对速成新政的做法给予劝阻示警,认为若当道一意孤行,新政最终难免速乱以致速亡的结局。对此,急于求成的清廷决策者未予重视,也甚少采取相应对策及时调整步骤以纠偏救弊,导致内外矛盾激化,救命丹反而成了催命符。
谈起灾荒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不能不提到李文海教授的开创性研究,即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表的《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一文。本文在该文基础上接着做一些延展性的论述,力图从生态史的角度进一步解释辛亥革命背后中国的自然、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百年前的清朝跟明末不同,并无饥民遍野的危机,也未面临外敌的大规模入侵,但在短时间里土崩瓦解,无疑与其“预备立宪”的失策和失败关系密切。当时,社会精英和国家决策者心态失衡,夸大危机,误认为君主立宪是解决自身问题的灵丹妙药,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启动了政治改革。其间,双方以立宪为砝码展开博弈,立宪派借机夺权,所望过奢;而皇室忽视民意,揽权不放,彼此南辕北辙,越闹越僵。最后,渴望当家作主的立宪派在武
本文围绕从1898年到1913年中国和日本之间展开的中国对日本出口大米的禁令解除的外交谈判,以及对中国的大米向日本进口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