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基于作物生育阶段气象指标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原理,以全国752个气象台站56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及作物生育期资料为基础,依据植物霜冻等级的温度标准统计得到玉米各个生育阶段不同灾害等级(轻霜冻、中霜冻、重霜冻)的霜冻数据记录,得到各气象台站玉米全生育期内每年的霜冻出现频率,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玉米不同等级的年霜日数及霜冻发生概率,并通过反距离权重法插值将数据扩展到全国范围,以年霜日数和霜冻发生概率为指标,利用等级矩阵划分的方法,对霜冻致灾因子危险度做出评价。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已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大区域差异。长江流域无论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腹地晚全新世风成沙-古土壤叠覆的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以OSL测年数据及其内插值作为时间标尺,通过73块样品的磁化率(Xfd、Xif)测量及其与TOC、CaCO3、Fe2O3和粒度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讨论该剖面不同沉积类型磁化率的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
松嫩平原西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退化生态系统。近50年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草地质量下降,承载力降低,草地退化严重。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得到各土地单元的NDVI积分,通过计算草地相对退化指数,分析各种因素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最后对相对退化指数及草地生产力的气候和人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松嫩平原草地退化的规律和主要原因,草地生产力的人文影响因素的
会议
中国地域辽阔、横跨多个水分和热量地带,水热平衡地带性分布明显。然而,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水热的空间组合更趋于复杂化,稠密的人口和高强度的人类开发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地表覆盖和水土利用状况,从而引起水热平衡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陆路交通的密度、长度和搭乘陆路交通工具的物资和人口流动规模日益增加,交通客流和物流的增多也使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书法景观(Calligraphic Landscape)是由一定规模或视觉效应的书法景观元素(或类书法景观元素)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展现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文化景观。
以1984~2008年入境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分析东部沿海10省区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和区域响应,结果发现:①10省市入境旅游发展具有较高的同步性,1984年-1993年为平缓增长期,1994年-2003年为快速增长期,2004-2008年为加速增长期,这与全国旅游发展大趋势完全相似,只是前期客流量增长速度较高,而后期旅游收入速度较高,完成了旅游业发展"先冲人气,后收实利"的过程;②依
工业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城镇功能格局的变化。本文借助区位商法,集中度系数等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业产值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城镇功能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化进程加快,采矿业和制造业一直占有主导产业地位;2000年以来,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功能格局从以乌昌都市区为核心的"单核"结构模式向由乌昌都市区、金三角地区组成的"双核"结构模式演变;过度集中于乌鲁木齐等
可持续发展是文明社会的永恒主题,是现代人类的自觉意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各囯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关注。
本文将人口与自然地理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作为城镇发展的区域背景,利用2007年新疆87个县市数据及城镇演化的空间数据,从新疆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化入手,剖析新疆城镇时空动态格局演变的特点和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