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氮、磷输送特征及输送量估计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7年和2008年两年内对龙川江楚雄水文站的不间断采样分析,对龙川江N、P含量特征及其输送通量进行研究.氮输出以NO3--N为主,超过氮素输出总量的50%,磷输出以悬浮颗粒结合态磷(PP)为主,占总磷输出量的99%,PP随悬浮颗粒输出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分析得出龙川江各形式N、P输出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所控制,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共向下游输送约12.5tN和12.6tP,丰水期N、P的输送量分别达到92.9%和99.1%.在2008年11月份洪水期间30d时间中,共有7.5tN和5.7tP从楚雄水文站向下游输送,TN、TP输出量分别达到全年输出量的30.3%和32.2%.并提出了龙川江各种形式N、P输送通量方程式。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城乡建设用地系统协调互动的内涵、目标、模式及驱动机制,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系统提供思路.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资料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建设用地协调互动是建设用地系统的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及利用效率的变动,其宗旨是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相适应.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协调互动的关键是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主体模式为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推进城乡建设用
生态退耕是我国耕地总量已逼近18亿亩"红线"的最重要原因.本文以滇东南喀斯特山区的文山县为研究区域,立足于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并结合GIS技术开展近八年生态退耕地块调查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①文山县2000~2008年生态退耕规模较大,总量达18653.41 hm2,占全县2000年耕地总面积的20.29%,其中,因生态退耕而减少的水田达1079.95hm2,约占了生态退耕总量的6%.不应当作为
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CA_Markov)模型是土地利用变换模拟的常用模型,根据文献,现有利用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进行的研究都是以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模拟精度都受到来自遥感解译误差的影响.本文基于北京市昌平区2001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利用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CA_Markov)模型,对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方法的验证及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以
应用GIS技术,基于潞西市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对潞西市2000~2008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测算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8年来,潞西市总体上呈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园地、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呈大幅度增加,这与潞西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相符;林地略有增加;荒草地、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珠海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73年、1988年、1998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耕地空间数据库,通过对不同时期各耕地景观类型进行景观变化过程、景格格局指数分析,揭示近35年来珠海市耕地景观格局动态及规律.研究发现:1973 ~ 2008年以来珠海市耕地面积呈现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减少的变化趋势;从面积谱变化来看,均呈现大面积等级斑块面积和面积
以滇西南中低山盆谷区潞西市土地详查2000年变更调查和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为依据,运用马尔柯夫模型来模拟了潞西市近8年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过程,定量分析了其演变的特点,预测了其未来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潞西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中,耕地资源(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问题将一直是潞西市今后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以黑惠江、龙川江、盘龙河流域为例,探讨了云南纵向岭谷区河流输沙量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耕地向林地、草地的转化,均使河流输沙量显著降低;林地向耕地和草地的转化,均导致输沙量显著增加;草地向耕地的转化同样促进输沙量的增强.黑惠江流域和盘龙河流域在1990年后的10年中土地利用方式趋于合理,年输沙量呈现减少趋势,而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趋于降低,年输沙量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三个流域河
Growing switch-grass in a riparian buffer zone can be one of futur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Switch-grass requires no fertilizers and less land and water.It was recently
采用空间技术手段,获取龙川江流域1992年以来的三期地表覆被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与传统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龙川江流域地表覆被数据进行栅格转换和地图代数运算,形成有复合数据结构的新栅格数据,以此为数据源分析龙川江流域1992年以来地表覆被变化的环境侵蚀效应.结果表明:①流域地表覆被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林地、草地类型之间的相互转移与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②耕地向林地、草地的转移,草地向林
根据200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和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应用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参数,结合潞西市实际,测算了近8年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潞西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近8年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近8年来,潞西市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已由2000年36.76亿元增至2008年的39.15亿元,2008年单位土地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