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调节鱼类免疫机能的机理研究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资源丰富的阳离子聚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壳聚糖作为重要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吞噬细胞膜上的甘露糖受体(MR)识别,导致多种免疫效应.注射和投喂实验证明,壳聚糖能够增强多种养殖鱼类的多种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及鱼体抗感染的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壳聚糖调节鱼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机理.实验采用51%Percoll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头肾吞噬细胞,采用荧光法定量检测吞噬细胞的吞噬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吞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同时使用简并引物扩增团头鲂甘露糖受体(maMR)的核心片段,使用RACE扩增maMR cDNA全长.结果表明:壳聚糖(100 u g/ml,30 min)能显著提高分离细胞的吞噬活性(P<0.01)和呼吸爆发活性(P<0.01).maMR cDNA全长5295bp,编码1433个氨基酸,具有与哺乳动物MR相同的结构域.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壳聚糖调节鱼类免疫机能的分子机理,以及建立一个鱼类多糖免疫刺激剂筛选和评价的模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初始体重为20.4±3.6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注射不同浓度尿嘧啶核苷酸对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配制浓度为0、0.1、1、10、100mg/ml的尿嘧啶核苷酸溶液,经腹腔注射牙鲆,在注射后第1、2、3和4周取样,分离头肾巨噬细胞,测定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分离血清检测溶菌酶活力和替代补体活力;在注射后第2、4周随机选取鱼样,注射鳗弧菌进行攻毒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注射0.1、
以初始体重(20.53±0.10)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饲料中,其添加量分别为0、0.5%、1.0%、2.0%.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和2.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1.0%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GLU、TG、TC含量(P<0.05),1.0%和2.
以豆粕、菜粕等植物性原料设计配方,磷酸二氢钙的添加量分别为1.5%、1.0%、0.5%和0%(对应的饲料组为P1.5、PP1.0、PP0.5和PP0组),其中PP1.0、PP0.5和PP0组中均添加200 mg/kg的植酸酶,开展为期8周的黑鲷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黑鲷摄食试验饲料8周后,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摄食饲料PP1.0和饲料PP0.5和对照组(P1.5组)试验鱼的增重率无显著差异(P>0
将麦乐200LH复合酶制剂按照0%、0.01%、0.02%、0.08%的比例添加到刺参饲料中,制成等能(9.16cal/g)等氮(13.25%粗蛋白)饲料A、B、C和E,分别投喂体重为(0.65±0.02)g的刺参,饲养60天,研究其对刺参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体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显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配制3种甘露聚糖酶含量分别为0.0、0.5、1.0 g/kg的试验饲料,分别投喂均重为5.80±0.01g的罗非鱼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0.5、1.0 g/kg组罗非鱼的末重、SGR、PE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FI、SR差异
本实验旨在揭示果胶和阿拉伯木聚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脂肪蓄积和代谢的影响.向饲料中分别添加8%的商品果胶(P组)和30%的麦麸(麦麸作为阿拉伯木聚糖源)(A组)制成试验饲料.将果胶和麦麸分别用果胶酶(P-D组)和木聚糖酶(A-D组)酶解后以相应剂量添加,制成对照饲料.4种饲料等氮(CP36%)、等脂(EE6%),投喂体重(23.5±1.7)g的黄颡鱼8周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四种工艺制备的桦褐孔菌液体发酵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体质量为(0.52±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4种添加1000 mg/kg不同桦褐孔菌多糖的试验饲料,记作G0、G1、G2、G3和G4,养殖期28 d.结果显示,与G0相比,G2、G3、G4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
试验选择22.28±0.07克的健康建鲤,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和添加肌醇的饲粮60天.结果表明:肌醇提高了幼建鲤肠道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蛋白质氧化的能力;这与其提高了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有关.肌醇提高鱼类肠道酶性抗氧化能力与其提高了幼建鲤前肠和中肠CuZn-SOD、CAT及GPx1b的基因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饲用酸化剂中的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丙酸、苯甲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盐酸溶液(0.1%,V/V):乙腈(1:1)超声提取,应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以乙腈和盐酸溶液(0.1%,VN)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甲酸在0.4~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它5种有机酸在10~1000 μg/mL范
本实验旨在探讨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酵母细胞壁多糖(0、0.5、1、2g/Kg),对草鱼幼鱼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幼鱼初始体重为4.10±0.10g,饲养于16个规格一致的水箱中,每个处理4个水箱,每箱30尾,养殖周期40天.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对照组,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显著降低草鱼幼鱼的死亡率(P<0.05);随酵母细胞壁多糖添加量的增加,鱼体增重量呈递增趋势,其中2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