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初中国北方沙尘天气特征及其与地面风速和植被的关系研究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j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2-2010年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并结合同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2002-2010年的沙尘天气特征,以及沙尘天气与地面风速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02年和2006年是新世纪初的沙尘天气爆发强年,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发生站次数明显偏多;沙尘天气从中国西部的内蒙和甘肃向东传输,影响到华北大部份地区;沙尘天气增加与强风增加有很好的相关性,在2002年和2006年强风增加是沙尘天气频发的直接原因;沙尘天气与中国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区域(NDVI≤0.2)边界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当其向东进时,沙尘天气也频发,向西退时,沙尘天气也减弱.当植被指数减小,地表面植被覆盖减少,强风也增强,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就很可能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09年1月~2012年2月的LIS和GOME-2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中部区域闪电与对流层NO2垂直浓度柱(VCD)的月均值资料进行了时空分布特性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估算了中国地区闪电产生氮氧化物(LNOX)的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2在年际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性,NO2VCD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季节特征,与闪电活动情况一致;对两者线性拟合后,相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雷电灾害事故频发,对国民生活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雷电灾害的研究和风险评估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2000-2009年雷电灾害事故及重大雷电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并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计算过程.经计算发现:江苏省近年来随着雷电灾害事故的增加,人身伤亡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也随之增加,雷电
准确的雷电预警能让人们在雷击前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将各项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本文利用大气电场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建立象山地区的贝叶斯判别法雷电预警模型,得到预报准确率为率(POD)是80%,虚警率(FAR)是27.3%,失误率(FOM)是20%.为了验证象山当地雷击前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大气电场有突变过程是否能作为有效预报因子,将其加入原有模型,建立改进预报模型,用同样的样本进行训练检测,得到预报的
本文在经典的雷暴云三极电荷结构的假定下结合已有的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二维高分辨率闪电放电的模拟实验,定量的探讨了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对闪电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对负地闪和反极性云闪的产生起了关键作用,随着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或分布范围的增大,闪电类型依次从正极性云闪向负地闪再向反极性云闪变化;(2)相对于电荷区分布范围而言,底部正电荷区的电荷密度大小对闪电类型的影响起
利用52个闪电监测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我国中部五省云—地闪电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和MapInfo软件,结合土壤类型数据,分析该区域闪电密度与土壤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土壤下有丰富金属矿产资源、水分较多、土质粘重时,总闪电密度较大.当土壤质地松散,水分含量少时,总闪电密度较小.闪电密度高值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红壤、黄棕壤、潮土、黄壤、紫色土、砂姜黑土等,多种类型土壤交错处、河
文中利用湖北省ADTD闪电定位网2007~2012年武汉天河机场区域云地闪电活动数据,统计分析了天河机场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对飞行安全和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天河机场区域近6年来由西向东,雷击大地密度呈递减趋势;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市黄陂区与孝感市交界处雷击大地密度较大,其值介于4.3~7.7次·km-2·a-1之间;最大雷击大地密度为7.689次·km-2·a-1,位于
对大气电场测试仪监测到的典型雷暴过程中大气电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雷暴过程之前、之后的晴天大气电场和雷暴过程中各阶段的大气电场资料,将雷暴电场变化过程以到电场仪的闪电集中发生的距离段为依据划分为5个阶段,分析大气电场资料在雷暴预警中的实际应用.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从而提高对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发现:乌拉尔山阻高崩溃,西风槽东移、副高进退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低涡切变和700hPa暖式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暴雨发生的α中尺度触发系统;(2)大于30dBZ的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2年12月21~23日山西省出现的一次强寒潮天气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今后更好地做出寒潮预报提供客观的预报依据。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属于"横槽转竖型".乌山脊崩溃、横槽的转竖、地面冷高压的加强南下是引发寒潮爆发的原因.而叠加在长波槽上的短波槽在贝加尔湖西部强烈发展,形成了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
本文利用2011年9月9~-13日的高空及地面资料对这次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及各种物理量特征等进行了详尽分析,期望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结果表明,西风槽、副高、700hPa切变线是这次连阴雨中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送,其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暴雨维持时间基本和高层比湿峰值及低层谷值维持时间相对应,高层比湿峰值的出现预示强降水时段的开始.暴雨上空具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