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产性能、微量元素代谢以及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20羽1日龄科宝(Cobb 500)肉鸡,随机分为4处理,每处理10重复,每重复18只鸡。行业标准组: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33-2004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标准组:按照NRC(1994)推荐量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比例组:实测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的含量,以过量最多的铜(相对于NRC标准)的倍数补齐其余三种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假设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为额外添加硫酸盐的30%,对其含量进行校准后按照NRC比例组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都以硫酸盐形式添加,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1)微量元素添加模式未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死亡率造成显著差异(P>0.05)。2)21天时,NRC比例组肉鸡十二指肠铜转运蛋白Ctr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21天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M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42天NRC标准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DMT1 mRNA表达水平较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5);锌转运蛋白ZnT1和ZnT5在21、42天的各处理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3)21天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其余两组相比显著升高;42天时,与相对生物学效价组相比,NRC比例组肉鸡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下降(P<0.05)。4)粪便中微量元素浓度和饲粮的添加浓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从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和肉鸡血浆抗氧化性能来看,考虑基础饲粮微量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并按NRC比例添加是更适宜的添加模式,同时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