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对城市区域湿地退化特征影响及其因子分析

来源 :上海市林学会2014-2015年学术年会暨华东六省一市林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城市区域湿地受土地利用、缓冲带特征和胁迫因子等影响,划分人为干扰强度等级,通过设置不同干扰强度的18个典型样地,研究人为干扰对城市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水环境和土壤等要素变化的影响及其主要退化因子.研究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不断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S)呈现降低趋势,均匀度指数(J)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沉水植物和原生植物的数量和重要性大幅降低,人工栽培种逐渐占据主导作用;水体CODcr和BOD5明显升高,TN、氨氮和TP含量也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水体透明度降低,土壤含水率和紧实度遭到人为破坏,土壤养分指标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采用PCA分析对19个植被、水质和土壤指标进行排序,表明原生植被和水质对人为干扰强度的响应明显,其次是土壤养分和植物物种多样性,利用PCA建立城市区域湿地退化定量评价模型:PCs=0.32763×PC1+0.2506×PC2+ 0.10495×PC3+0.06584×PC4,判别城市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强度影响的健康程度.
其他文献
为了采用显微图像法检测芪参超微粉的粒度,研究了分散介质、分散方式、粉末与分散介质比例、分散时间等因素对检测方法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适合芪参超微粉显微图像法测粒径的适宜分散介质、分散方式、比例及时间,建立了稳定的粒度检测方法,并制定了其标准,即确定平均每个视野直径(长径)大于75u m的粒子个数不得超过2个.
分析了湖南省茶产业在茶叶生产、区域布局、经营主体情况与热点领域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品创新、加大产品宣传、研究产业管理及加大投资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湖南省茶产业的发展建议.
新型饲料添加剂内含猪用营养动力因子,是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分子量:40ku以上).本文对其进行初步介绍及机理分析,并对其在全国大量的临床应用案例进行类比分析,阐释实践中的应用功效及市场价值.
本文对抚育间伐后上海市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2年后不同强度间伐对林分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明显.间伐4年后间伐样地的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间伐样地的树高生长量基本大于对照.但不同强度间伐对3种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同.不同的林分应该采用不同的间伐强度.本研究中,杜英纯林宜采用65%(T3)的间伐强度;香樟重阳木混交林中采用30%(
本文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玻璃纤维(GF)长度,玻璃纤维含量,不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含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玻璃纤维对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GF加入WPC后,对WPC的力学性能增强明显,但冲击强度却下降,长度3mmGF对WPC增强效果较优;玻璃纤维含量为15%时,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在0-8%的MAPE含量范围内,力学性能随着MAPE含量的增加而
针对当前城市园林部门对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的需求,在杭州市古树名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开发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实践。在数据库构建上,重点分析了古树名木信息的划分,根据业务需求实际形成不同类别的数据集。在系统功能实现上,探讨了古树名木信息的统计分析和网络地图查询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建立可满足城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为杭州市古树名木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古树研究的数据挖掘提供了研究
介绍了上海地区玉露蟠桃日光温室加温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日光温室构建、保温与通风设计、升温与加温技术、温室内温湿度管理、花期管理技术措施、生育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樱桃球坚蚧(Eulecaniumcerasorum)是上海首次发现的新害虫,孕卵率高繁殖能力强,具有快速扩散和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结合的方式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樱桃球坚蚧在上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始见雄成虫,终见于5月上旬,4月下旬为雄成虫羽化高峰期.每个受精雌成虫平均孕卵6323粒,卵期45
以"三地融合"为主线,通过对绿地、林地、湿地三地资源数据空间叠置分析,初步选定29块典型区域,并根据绿、林、湿各项指标数据要求,拟框定嘉定菊园、松江泖港、闵行浦江、浦东滴水湖区域4块区域为"三地融合"典型区域的潜力空间,进而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根据"三地融合"一张图布局,对现有典型区域的三地融合形式,基本特征及市民游憩内容等现状情况进行调研,并围绕市民的
蜡梅是中国特有的、广泛栽培的冬季开花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利用cpDNA和AFLP标记对野生和栽培群体的蜡梅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比较揭示栽培群体的地理起源.3个cpDNA片段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基于cpDNA数据,野生群体比栽培群体有更大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较小的基因流.AFLP也支持这一结论.超过40%的单倍型在野生和栽培群体中共享,并且共享的单倍型来自多个不同野生群体,表明蜡梅为多地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