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从根本遏制地下渗漏的系统解决方案--360度地下(系统)防水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施工与建材分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年会暨防水堵漏工程“系统”应用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地下防水的形势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地下工程的渗漏率高达80%以上.而地下空间(地下室、地下车库)如果长期出现渗漏,将会引发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建筑地下结构形态改变等影响建筑安全的重大隐患问题.龙阳伟业对于解决地下渗漏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治“未病”,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将其视为堵漏工程,是从“源头”、从“根本”着手,认真做好建筑地下结构,强化结构自防水。通过十多年对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不懈的探索与实践,龙阳伟业结合工程实际,针对于解决地下渗漏问题的产品,也不断进行着创新与试尝,逐步由传统性的材料转变到理想化的技术,最终形成了全角度的系统化解决方案-360度地下(系统)防水。它是以“FSlOI、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为基础;以新型商业模式为依托;以三大核心理念为支撑;将材料、技术、服务系统整合的建筑地下防水体系。龙阳伟业针对建筑地下渗漏问题,历时十多年,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对建筑地下防水给予全新定义。而后,从工程角度出发,以建筑地下防水为切入点,着眼建筑地下结构质量,以建筑安全为核心,通过凝炼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构建出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理论架构和行之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360度地下(系统)防水。在大幅提高建筑地下防水保障度的同时,更提升了建筑地下结构质量,真正实现了做“好防水”,更做“好房子”的理念。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上大岩2号大桥主拱圈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施工的关键环节,针对主拱圈不同施工工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及实桥测试,分析了两者结果不相吻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环、分段施工
<正>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2010年9月10日,《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正是颁布实施,《纲要》从指导思
会议
分析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水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精彩纷呈的第十四届全国“青歌赛”已圆满落幕,但余波还在心间荡漾。可以说好戏连台,有目共睹。大面积的收获是肯定的,小范围的遗憾也是存在的。作为一个社会音乐工作者,对其中的利害得失,有着更多方面的思考。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有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期盼。    期盼新歌手    两年一度的“青歌赛”总是吸引眼球,期盼着能看到一些出类拔萃的新人,以享受到一次集聚全国优秀声乐资源的“文化大餐”。但是,本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