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瞬变电磁法在我国浅覆盖区寻找多金属矿应用前景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瞬变电磁法对隐伏铀及多金属找矿效果较好,尤其是航空瞬变电磁法,能克服地面瞬变电磁法在山区(或地形切割剧烈地区)测量时难度大,效率低的不足。航空瞬变电磁法速度快,测量效率高,是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以渤海西部海岸带的典型地区为例,探讨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对策.首先,对渤海湾沿岸的开发强度进行评价,十余年来各县区开发强度加速增长,虽然目前整体尚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地区,但塘沽地区已和深圳相当.第二,从土地利用变化看,最重要的特征即城乡居民点持续扩张、耕地与未利用地大幅减少;大规模填海造陆,尤以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岸段最多;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探讨了填海造陆
红石岩煤矿位于黄陵矿区中东部,曾发生5次突水淹井事故,给煤矿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威胁.研究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对矿井的主要水害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红石岩煤矿水文地质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计算结果以及现场调研,得出了矿井直主要充水水源是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主要充水通道为导水裂隙带
本文从孔二段油页岩地化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细粒沉积物沉积体系精细研究、储集层品质评价等方面入手,研究了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评价其勘探潜力,明确了致密油有利勘探目标区为风化店地区、舍女寺东北部、小集地区西部以及宫东地区,为致密油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在徐志刚等(2008)全国成矿区带和董连慧等(2010)对新疆成矿区带划分框架的基础上,对西昆仑地区成矿区带及成矿亚区带划分系统进行统一梳理,深化各成矿单元成矿特征的总结论述,并就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提出建议。
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砂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端风城油田北部,属于构造上的高部位。区内发育多条断裂,多为北西向和北东向逆断裂,断裂的相互切割将工区分成数个断块,在1号油砂矿区,古生界基底上超覆沉积了侏罗系齐古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两套地层;而在2, 3号油砂矿白至系吐谷鲁群直接超覆于古生界不整合面之上。1号矿齐古组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剩余粒间孔;白垩系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剩余粒间孔,见少
湘潭锰矿为中国重要的锰矿生产基地,是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自1911年发现以来,先后有冶金部地质局湖南分局901队、湖南有色金属236队、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等单位在湘潭锰矿区进行找矿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累计勘探资源储量1221.59万吨,本文主要总结湘潭锰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湘潭锰矿外围找矿远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区内总体为单斜构造,位于湘潭成锰盆地东南湘九凹
综合应用大功率时域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不接地磁激电方法技术,在甘肃某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了有效性试验应用.取得了视极化率、视电阻率、磁电阻率、磁频散率等参数,获得的测量信息丰富.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分析了该区综合电法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获取的电法多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推断解释的可信度.
红格岩体是攀西地区最大的赋存V-Ti磁铁矿矿床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根据矿物组合及含量变化,特征矿物相(磷灰石、橄榄石)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岩石结构构造特征等,红格岩体从下往上可分下部岩相带(LZ)、中部岩相带(MZ)和上部岩相带(UZ)。通过对橄榄石主要氧化物成分分析,得出: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母岩浆是富含水分的更加原始的岩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最低程度的结晶分异,在浅部岩浆房经历了最大程度的地壳
本文研究区哈拉阿拉特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内部,准噶尔盆地与西准噶尔造山带间的盆山结合处.利用该区域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信息识别了石炭系及以上地层。证实了中亚造山带内西准噶尔造山带进入造山运动后期以来并不是稳定的,而是经历至少四期构造运动,并在准噶尔盆地边缘以不整合的形式记录下来。
西北地区是中国铬铁矿床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己发现的铬铁矿床有中型2处,小型5处,均属蛇绿岩型,新疆萨尔托海、甘肃大道尔吉、青海玉石沟、陕西松树沟等铬铁矿床是著名的典型矿床.沉积岩型古砂铬矿仅有陕西宁强县冯家山、白云山、两河口及略阳县峡口驿等矿点。西北地区铬矿最重要的成矿时期为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其次为前寒武纪,按资源储量统计,前二者己占97.40%。区内成型铬铁矿床均属蛇绿岩型,其铬铁矿体有两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