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红格层状岩体母岩浆成分特征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格岩体是攀西地区最大的赋存V-Ti磁铁矿矿床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根据矿物组合及含量变化,特征矿物相(磷灰石、橄榄石)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岩石结构构造特征等,红格岩体从下往上可分下部岩相带(LZ)、中部岩相带(MZ)和上部岩相带(UZ)。通过对橄榄石主要氧化物成分分析,得出: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母岩浆是富含水分的更加原始的岩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最低程度的结晶分异,在浅部岩浆房经历了最大程度的地壳混染并加入了大量的外来水;红格岩体中部岩相带母岩浆是演化程度较高的富集Fe-Ti的岩浆;上部岩相带母岩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最大程度的结晶分异,新补充的岩浆与下部岩相带和中部岩相带富集P205的残余岩浆混合后,导致上部岩相带母岩浆P205达到饱和,最后形成富集磷灰石和Fe-Ti氧化物的辉长岩。
其他文献
于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县,面积为2060 km2,库容1.559×106 m3,是为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生活用水供水的大型调蓄型水库.作为目前天津市唯一的水源地,生态学者们对已经对于桥水库水华暴发的规律做了大量研究,而本文主要针对2011年水库浮游植物的周年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011年从4月至10月,每月取样一次,分别对10个站位7次取样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理化指标分析(氨态氮AMN
晋西北地区由于黄土分布面积大、气候干燥、风力较大、植被稀疏以及长期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95%以上的土地存在着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沙化特征,近年来已成为北方沙尘暴侵袭京津的必经之地和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为确定该区土壤干层深度、了解不同植被土壤的水分差异,对偏关县5种植被类型下0~600cm土壤深度的水分含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小叶杨>油松>草地>柠
滨海盐渍化背景下,长期垦殖如何影响滨海湿地土壤性质尚缺乏深入认识.本文以天津滨海典型盐渍化湿地-七里海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取样法,分七层(0~5、5~10、10~20、20~30、30~50、50~70和70~100 cm)采取土壤样品,探讨了长期垦殖(约60年)对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垦殖显著降低了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
以渤海西部海岸带的典型地区为例,探讨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及对策.首先,对渤海湾沿岸的开发强度进行评价,十余年来各县区开发强度加速增长,虽然目前整体尚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地区,但塘沽地区已和深圳相当.第二,从土地利用变化看,最重要的特征即城乡居民点持续扩张、耕地与未利用地大幅减少;大规模填海造陆,尤以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岸段最多;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探讨了填海造陆
红石岩煤矿位于黄陵矿区中东部,曾发生5次突水淹井事故,给煤矿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威胁.研究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对矿井的主要水害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红石岩煤矿水文地质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计算结果以及现场调研,得出了矿井直主要充水水源是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主要充水通道为导水裂隙带
本文从孔二段油页岩地化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细粒沉积物沉积体系精细研究、储集层品质评价等方面入手,研究了沧东凹陷孔二段致密油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评价其勘探潜力,明确了致密油有利勘探目标区为风化店地区、舍女寺东北部、小集地区西部以及宫东地区,为致密油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在徐志刚等(2008)全国成矿区带和董连慧等(2010)对新疆成矿区带划分框架的基础上,对西昆仑地区成矿区带及成矿亚区带划分系统进行统一梳理,深化各成矿单元成矿特征的总结论述,并就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提出建议。
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砂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端风城油田北部,属于构造上的高部位。区内发育多条断裂,多为北西向和北东向逆断裂,断裂的相互切割将工区分成数个断块,在1号油砂矿区,古生界基底上超覆沉积了侏罗系齐古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两套地层;而在2, 3号油砂矿白至系吐谷鲁群直接超覆于古生界不整合面之上。1号矿齐古组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剩余粒间孔;白垩系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剩余粒间孔,见少
湘潭锰矿为中国重要的锰矿生产基地,是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自1911年发现以来,先后有冶金部地质局湖南分局901队、湖南有色金属236队、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等单位在湘潭锰矿区进行找矿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累计勘探资源储量1221.59万吨,本文主要总结湘潭锰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湘潭锰矿外围找矿远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区内总体为单斜构造,位于湘潭成锰盆地东南湘九凹
综合应用大功率时域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不接地磁激电方法技术,在甘肃某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了有效性试验应用.取得了视极化率、视电阻率、磁电阻率、磁频散率等参数,获得的测量信息丰富.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分析了该区综合电法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获取的电法多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推断解释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