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不同菌株单核体之间STE3信息素受体基因片段的比较

来源 :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黑木耳5个不同栽培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和F1代孢子单核体为供试材料,根据裂褶菌信息素受体设计的简并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扩增,对回收的STE3信息素受体基因片断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无论在黑木耳种内栽培菌株之间,还是在单核体菌株之间,信息素受体基因片断DNA序列相似程度都达到98%以上,表现出非常保守的特性,不能体现黑木耳种内水平上的差异.黑木耳信息素受体基因与交配型因子没有紧密的连锁关系,但其STE3信息素受体与毛木耳STE3信息素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最大相似性。
其他文献
采用原生质体爆破法从枝顶孢霉菌丝细胞中分离到了两种内生细菌,采用常规手段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别为不动杆菌Epbas6菌株和地衣芽孢杆菌.球杆状细菌(不动杆菌)和杆状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在分离物中的比例约为76:1.根据细菌16S r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4℃保藏6个月和12个月的枝顶孢霉分离物,发现保藏6个月的枝顶孢霉能扩增出两种细菌的保守序列,而保藏12个月的真菌只能扩
35亿多年以前,一个微小的生命细胞在地球的荒野中诞生。它自我复制。它的后代们继续复制自我;就这样,随着遗传基因一代一代地变异和遗传,延续数十亿代.今天,每个生命体—人、植物、动物、菌物和细菌—都能从第一个微小的生命细胞找到自己的起源。迄今为止,地球上的生物大家族是我们在宇宙发现的唯一存在的生命及其多样性。它被称之为“生命原版”或生命1.0版。经过人工杂交和基因重组获得的新品种可被称之为“生命修订版
采用中心组合旋转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紫芝深层发酵的培养基组成.优化的四个关键因素为玉米粉(x1)、蛋白胨(x2)、黄豆粉(x3)和蔗糖(x4).结果表明,建立的紫芝菌体产量的预测模型为:Y=11.9-0.34x1-0.34x2+0.33x3-0.47x4-1.18x12 -1.96x22-0.77x32-1.09x42-0.54x2x3;紫芝菌体生长的最佳因素水平为:玉米粉20.3 g/L,
为了了解香菇甲醛子实体基础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的栽培料种类、香菇品种、出菇管理模式等对香菇中甲醛基础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栽培香菇的主要原料木屑中存在微量甲醛,且树种不同其甲醛含量不等;不同香菇品种间甲醛含量的差异并不明显;出菇管理模式的不同,甲醛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覆土式栽培模式其香菇子实体中的甲醛含量最高,层架式栽培模式次之,大棚式栽培最低。
为了较全面评价羧甲基化改性茯苓全粉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在化学体系和生物体系的抗氧化能力.化学模拟体系实验表明,羧甲基化改性粉具有还原能力,表现抗氧化活性的可能;化学发光法评价羧甲基化改性粉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的作用;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改性粉具有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小鼠肝组织匀浆MDA的生成和肝线粒体肿胀度的作用。
本文利用香菇废弃物作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微量Pb2+和Cd2+.研究主要探讨了震荡时间、pH值、生物量和共存离子对生物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废弃物对Pb2+和Cd2+的吸附在60 min内可以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812 mg/g和0.844 mg/g;pH值是影响金属吸附的重要因子,适宜pH值范围为5~7;Pb2+和Cd2+的吸附率随着香菇菌粉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菌粉投加量大于1
从来源于海南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的内生真菌赤散囊菌(Eurotium rubrum)的菌丝体及发酵液的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E)-6-hydroxy-7-(3-methyl-2-butenyl)-2-(3-oxobut-1-enyl)chroman-5-carbaldehyde (1), 2-(1,5-heptadienyl)-3,6-dihyd
本文研究了云芝糖肽(PSP)对Molt-4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分析了Fas及TRAIL蛋白在凋亡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观察PSP处理后Molt-4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表面Fas及TRAIL蛋白的表达、细胞凋亡率、sub-G1峰及Caspase-8凋亡酶的激活.结果:100,400μg/mlPSP处理Molt-4细胞48h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细
对16个鲍鱼菇栽培菌株进行SRAP-PCR、ISSR-PCR、RAPD-PCR扩增,选取4个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及测序,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转化成SCAR标记.本研究用4个SCAR标记建立了鲍鱼菇菌种鉴别技术.
本试验以平菇黑丰268为材料,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1.4 mmol/L,模板浓度为50ng,引物浓度为0.6~0.8μmol/L,dNTPs浓度为250μmol/L,Taq酶浓度为1.2 U/20μL,10×Buffer 2.0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