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断的自我:电影《塔洛》集体陈述的话语生成

来源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54202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洛》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最新作品,电影虽然在命名与叙事上聚焦于“塔洛”这一个体,但《塔洛》远非私人故事的虚构,而是藏文化共同体集体焦虑的叙述.创作者通过危机情境的制造与符号化表征系统的建立瓦解了主人公作为自我的私人属性,实现了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的同质化,并生成了电影的集体陈述.论文意在从影像文本的话语技术层面探讨实现集体陈述的话语生成机制.
其他文献
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界近期的热点是给电视的新时代进行断代,然而从2005年6月Youtube诞生至今其实这个模糊的新时代已然过去了整整10年.美国电视数字化播出的这十年面对着传统电视业巨大的阻碍力量而不断前进着,其间Youtube、Netflix、葫芦网等的成功直接成就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中国版网站,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条不知方向的路上,美国电视的数字化播出创造了自己的播出平台,催生了传送管道的革新并一举
主播是新闻节目的构成要素之一.真正有影响的新闻节目不仅需要播音员传递信息,更需要具有自身风格和独特魅力的主播解读新闻,增强节目吸引力,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互联网+"时代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新闻主播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要求,分析中国新闻主播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为新闻主播这一职业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本人所在的课题组曾对中国新闻主播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调研,对他们的基本状况、工作
关于"电视为何"与"电视何为"的叩问始终贯穿在电视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必将随着时代变迁与传媒发展而焕发出新的内涵和张力.在日益深入的媒体融合进程中,电视身份问题亦逐渐凸显出来.身份焦虑恰恰是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内省,也是电视基于对"身份/角色—功能/价值—方法/策略"三个维度互动机制的现实回应.解决身份危机不仅是电视媒体的主观愿望与价值诉求,更是社会维系与文化聚合的客观要求.通过对电视文化身份建构中的
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技术变革、内容创新、新媒体传播、广告收入下滑等多重压力,扬州电视台将公共服务价值与电视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扬州电视台倡导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坚守新闻立台,服务民生,破解电视"娱乐之困";在卫视巨额引进海外版权节目的背景下,扬州电视台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超越技术融合,开发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电视节目生产;担当媒体责任,以优秀的电视节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同各个行业不断深入的融合与应用,也为它们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与活力.网络电视、综艺、直播等各种新的媒介产品不断涌现,用户对于信息和娱乐活动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而电视的开机率和收视率却不断下跌,很多地方电视台由于观念陈旧、思想僵化,议程设置能力不断下降,公信力备受质疑.同时又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储备人才的严重不足,地方电视台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这就使得传统
目前,全球3D电视产业发展呈现低迷的态势,国外多家3D电视运营机构受困于节目内容短缺、收视率萎靡、运营商回报率低等问题,陆续关闭其3D频道.中国3D电视运营虽然起步较晚,但也面临着类似的发展困境.3D电视缺乏市场的认可,其发展规模也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缺乏用户思维与用户体验的3D电视节目,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中国3D电视规制应正视与反思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转变运营思路.利用新技术促进产业融
声学环境是生态最初的‘心跳’,它不仅能构成霎那的美学环境,而且还可以和历史时期,主题与从可再生轮回的极值到极小值的整体倾斜相配置。美学体系背后蕴藏的能量运动和其衍生物是永恒的寓言。区域可视其为网格,每个网格中蕴藏的音景寓言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口头传统”是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交流方式,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专门领域.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新媒介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口头传统”的传播方式.纯粹的“口头传统”渐渐难觅其踪迹了,而被数字化地传播的“口头传统”却广泛地存在着,“数码一代”创造性地定义与应用“口头传统”的实践应该成为民俗学关注的问题.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及景物)制品的总称,是一种用灯光照射由兽皮制成的人物剪影来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娱乐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戏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用“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探索分析锦州皮影戏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
关于当代中国时尚的情感结构的研究,团队主张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在具体的理念上把哲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主要在当代中国电影院线上映后用多学科学者及时讨论的方式,努力在“现场感”中把握当代中国电影的审美意义及其情感结构。中国当代时尚的基本情感转向是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的双螺旋结构,这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结构,在当代中国时尚的不同类型中都可以作出分析。中国时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