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文化身份刍议

来源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电视为何"与"电视何为"的叩问始终贯穿在电视发展的各个阶段,也必将随着时代变迁与传媒发展而焕发出新的内涵和张力.在日益深入的媒体融合进程中,电视身份问题亦逐渐凸显出来.身份焦虑恰恰是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内省,也是电视基于对"身份/角色—功能/价值—方法/策略"三个维度互动机制的现实回应.解决身份危机不仅是电视媒体的主观愿望与价值诉求,更是社会维系与文化聚合的客观要求.通过对电视文化身份建构中的"体用"关系、"和同"原则以及"旨归"目标三个维度加以探讨,并将其作为一个切入"媒介融合-文化融合"的"窗口",其身后蕴藏着极为广袤的理论天地和阐释空间.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技术和新观众群的出现,以及中国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诸多变化,使得有必要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影视创作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创作的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包括电影本体在内的许多环节需要重新定义.本文聚焦于新影视形态中剪辑创作的新走向,以在时间中更快行进的碎切、在空间中任意定位的跳轴、在时空中自由穿行的复调剪辑为例,重点关注它们的语法组成和意义
当下中国电影已迈入一个黄金时代,但大多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却被挤到了市场的边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市场化路径之一便是寄居在民族历史之中的戏剧化以及建立在民族文化上的奇观化影像.这不仅可以看作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对汉族文化或主流市场侵蚀、排挤的一种被动的反抗手段,也可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主动参与角逐、寻求文化认同的竞争策略.
《欢乐颂》虽然只是一部都市情感剧,但是却是一个时代的女性的赞歌,《欢乐颂》展现了现代女性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她们对于自己的情感,对于自己工作以及工作能力的成长,但是这成长的背后,本质上隐藏着女性的觉醒,是女性的现代意识的觉醒,是整个女性成长的赞歌,也是整个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国现阶段的一个主旋律.
当前中国西北省级卫视在媒体的公共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博弈中挣扎,在央视与地市台的夹缝中求生,在国际传媒与新媒体的虎视眈眈中寻求突破.面对这些困境与难题,西北省级卫视拓展思维,求新求变.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六省区位于中国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众多,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节目水平已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的弱势群体.依托西北区域优势,强化地方特色,走本土化道路,取长补短,借助东部先进管理、经营
融媒体语境下,唱响新媒体、唱衰传统电视的呼声不绝于耳.从墙面电视发展的历史坐标出发,以电视文化的本体特征为基础,可以展开对电视文化未来走向的合理想象.在"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启发下,研究发现,关于仪式化内容的生产方面,墙面电视凭借着大尺寸、高画质所营造的"影院感"强化了电视作为文化机构的坚守.未来很长时间内,作为"文化壁炉""看世界的窗口",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集中体现在如何有效凝聚以家庭为单位的情
电视行业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一直积极寻求与互联网的融合之路,但始终停留在"电视+互联网"模式,这一模式的融合主要有三种样态:互联网作为节目播出的同步或后续平台、互联网作为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平台、互联网作为电视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基地.湖南卫视《2015双11天猫狂欢夜》实现了从"电视+互联网"到""互联网+电视"的转变:互联网主导了合作,电视与互联网全程同步.不管这种融合方式是否会成为"互联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是否会“失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只是使传统媒体从传播和接收的渠道方面产生变化,而我国的电视媒体在内容生产、版权归属等方面仍然具有优势。2016年8月29日,创维举行了《见世界所未见》新品发布会,并于当日推出“全球首款AR电视”。许多人预见,电视技术的革命能把如今的“低头族”拉回到客厅这个家庭娱乐场
自电视艺术诞生以来,收视率就成为评估电视艺术质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的量化指标,但其评估量化体系的核心基础是用少数数据来评估整体的抽样算法,具有抽样计算误差大、统计数据单一、样本区分度低等天然缺陷,从而也引起"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等多种质疑.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运用总体数据基础上,用收视指数,满意指数和影响指数等多项指标来建构电视艺术质量评估体系,能全面,准确地评估电视艺术的质量,从而为电视内
美国电视研究的学术界近期的热点是给电视的新时代进行断代,然而从2005年6月Youtube诞生至今其实这个模糊的新时代已然过去了整整10年.美国电视数字化播出的这十年面对着传统电视业巨大的阻碍力量而不断前进着,其间Youtube、Netflix、葫芦网等的成功直接成就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中国版网站,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条不知方向的路上,美国电视的数字化播出创造了自己的播出平台,催生了传送管道的革新并一举
主播是新闻节目的构成要素之一.真正有影响的新闻节目不仅需要播音员传递信息,更需要具有自身风格和独特魅力的主播解读新闻,增强节目吸引力,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互联网+"时代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新闻主播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要求,分析中国新闻主播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为新闻主播这一职业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本人所在的课题组曾对中国新闻主播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调研,对他们的基本状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