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路径研究——基于协同供给机制动态化的分析框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与前提。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纲要也指出要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发展全民健身,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出了考验,唤醒了人民民众对生命、健康和体育运动的新关注。疫情之下全民健身产生了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不断提升,健身理念不断更新,产生了新的健身需求。这都给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体育新需求的"应然"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的"实然"之间的矛盾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科技化和全周期的特点。我国人民参与体育活动已经从传统的锻炼到健身、观赛、购买于一体的多样化体育参与形式。从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到愉悦身心、休闲、审美体验的不断上升。后疫情期间,"线上+线下"的运动健身方式也成为了新常态,云比赛、线上体育培训、场景化健身等新事物不断涌现。同时,疫情促进了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加深了人民群众以健身促健康的体育参与动机,从而使得体育需求呈现全生命周期的特点。但是,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供给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旨在分析后疫情时期我国人民群众所产生的体育新需求的基础上,运用协同供给机制动态化相关的分析框架,探究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科学的改革路径。协同治理是一种寻求有效治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组织行为体之间相互协作,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但是,公共服务需求也表现出动态化、多元化和异质化交织的复杂特征。因此,在时代要求中,公共服务治理除"协同"外还需要"动态化"。本文运用李政蓉所提出的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动态化分析框架,分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所面临的困境和科学的改革路径。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动态化分析框架包括外部影响层次、行动情景层级和产出结果层次3种变量。在现实的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外部影响层次考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最符合当下的行动逻辑。行动情景层次作为3种变量中最核心的一环还包括参与者集合、允许的行动、可用信息、人际沟通、决策权力、成本与收益、目标等7个变量。各个变量在动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影响到最终的公共服务产出结果,使得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呈现出阶段性的动态演进,在不断的动态化过程中达到最优的结果。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外部环境处于一个长期变化的时代背景中,虽然保持着对上一个阶段的部分延续,但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也说明了新时代公共服务体系动态化的必要性。根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一是管理主体失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政府垄断、社会力量薄弱的现象,没有实现真正的多元协同管理;二是资源供给失衡,包括资金供给失衡、人才供给失衡和体育场地设施失衡;三是监管失衡,在长期的我国政府一元管理体育的模式下,政府既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实施者又是其监管者,社会大众无法在获得有效地信息。而46号文件发布后各种社会力量进入大众体育市场,政府却缺乏新的政策支持,在监管过程中产生出现两不管的真空现象。通过分析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产生的新体育需求,提出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科学有效改革路径:1.思想先行,推进大健康的体育观念;2.加强监管,推进多元治理模式。政府、社会、市场和人民群众应该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过程中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模式;3.保证供给,推进多样供给渠道。补齐供给投入,提升供给质量,重在拓宽供给渠道,加强资金、人力投入,在做足"量"的基础上,促进"质"的发展;4.科技引领,推进智能化体育发展。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科技化建设,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5.丰富形式,推进家庭体育发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相互补充,构建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家电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家电企业的经营理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强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和控制能有效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格力电器公司为例,在价值链的视角下对该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系统客观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正>全媒体生态环境中,多屏传播已经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使得传媒人才不但要具备虚拟数字传播专业技术,又要具备符合全媒体发展的价值观,具有应用新媒介技术的思维与能力。传媒人才培养也应适应此媒介生态及市场的嬗变,重新明确全媒体时代多屏传播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以及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要及时拓展和深化传媒人才培养的外延及内涵,拓展培养模式及视野,以形成新的培养范式,规范并引领传媒业的发展。
期刊
在抗疫过程中,我们对健康有了新的了解。新冠疫情的出现加深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改变着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在这场与病毒作斗争的战争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的健身的作用也显露出来。虽然在抗疫阶段我们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我们不能停止追求健康的脚步,就像钟南山提出的那样,体育运动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也渐渐认同这一观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进入新
快递包装垃圾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包装垃圾存在回收率低、企业回收动力不足、过度包装、可循环快递箱使用不普及以及社区居民回收意识薄弱等现状。为了促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发展,一是需要主管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必要财政手段;二是需要行业、企业和末端消费者达成共识,杜绝过度包装;三是通过示范点建设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可循环快递箱社会化体系;四是要多加宣传、增加补贴、布点
延安时期(1935-1948)毛泽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文化建设思想并逐步发展成熟。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在多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相对稳定的执政环境、大量的知识分子到延安是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期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的探索和认识为其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延安整风的开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据多数的农业国。与此同时,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正经历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时期农业的繁荣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工业革命的亲历者,其经济生活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趋势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缩影。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阶层的构成。首先
专业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会对高校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对刚刚结束高中课程的学生而言,在高考志愿的专业填报上以考上大学为目标,却忽略了所选专业自己是否感兴趣,这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通过转专业考试,重新选择新专业,但在就业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下,学生的最终选择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在转专业后,学生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适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发展根基和核心层次,在高校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校史文化的育人价值来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高校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本文分析了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出了发挥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旨在为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概括,是将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创造,它主导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理论架构。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对此概念的讨论附着于中国近代史分期讨论之上。改革开放后,其核心要义在于重新衡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意义。关于它的理论争鸣,不仅丰富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内涵的认识,而且取得具体理论创获。这一概念经过近百年
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通过承载文化资源和教育内容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发挥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个性化激励、身心调适和约束规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传承文化、辐射带动,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因此,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