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复合吸附储热循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2016年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固-气可逆化学反应的热化学复合吸附储热循环,并对其储热特性以及能量品位的提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针对以MnCl2/SrCl2/NH3 为工质对的储热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耦合了吸附和再吸附的热化学复合吸附储热循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实现向吸附和再吸附储热循环的转换,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实施热能品位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固体材料在低温区域的热导率,本文以45号钢为样品,采用GM制冷机构建低温实验平台,基于轴向稳态法测试样品材料在低温下的热导率.通过实验获得了30K~150K温区45号钢的热导率.而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直接冷却固体材料进行了传热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和误差分析,表明了测试数据的可信性.45号钢热导率低温下的研究较少,本文所获得的数据对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汽车在燃油过程中50%以上的能量以废热排除,同时在制冷情况下增加燃油消耗,结合吸附式制冷的特点,利用发动机余热制冷,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此,本文对一种无真空阀门的小型吸附式制冷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腔体内只包括吸附床与蒸发/冷凝器,结构紧凑。在热源温度85℃、冷却温度30℃、冷冻水温度15℃的条件下,对采用翅片管型以及波纹翅片型的蒸发/冷凝器的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
固化吸附剂是提高吸附床传热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是传质特性受到了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粘结剂低温分解从而在固化吸附剂层内形成孔道的强化传质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吸附剂层的传质阻力,改善吸附质在吸附剂层内扩散特性,强化固化吸附剂传质.选择羧甲基纤维素为粘结剂制备出多孔固化吸附剂,通过BET和压汞仪测试,结果表明该多孔固化吸附剂层内成孔大部分为大孔,其比表面积0.14 m2·g-1明显高于普通固化吸附剂0.
基于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原理应用于喷射制冷循环的研究,对一级分凝和二级分凝自复叠喷射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使用R134a/R23非共沸混合工质时制冷剂的配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两种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升高,循环喷射器压比降低,二级分凝循环COP升高,二级分凝循环在喷射器压比在2.11至1.73变化时,可获得-20℃温区的制冷温度;随着冷凝温度上升,两种循环COP均显著降低;
针对传统吸收冷热电系统制冷量和制冷效率低等缺陷,基于吸收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和能量梯级利用原理,本文提出一种CO2-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O2-[emim][Tf2N])吸收-喷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在阐述CCHP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在稳态条件下构建系统热力学模型,采用ηthm(热效率)及ηexg(?效率)方法评估关键热力学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
需求响应是通过价格或经济激励机制,降低或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如何评价需求响应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关键。为了评价空调系统需求响应的优劣,本文建立了峰电转移量、能耗、总费用和热舒适性的多目标评价体系,并针对ELECTR Ⅲ算法评价结果不够客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的改进的ELECTRE Ⅲ算法;利用空调系统混合仿真试验台对7种需求响应方案分别进行了试验,通过提出的改进算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
浅层地热能是指蓄存在地表200 m以上的岩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温度为25 ℃以内,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浅层地热能是在太阳辐射和地心热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地源热泵技术来实现,既可用于制冷,又可用于供暖,据测算,我国地下百米范围内的土壤每百平方千米可供开采的地热能达1.56×107 kW/a,地下百米范围的地下水每百平方千米可供开采的地热能也有2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带蒸发过冷器的自复叠制冷循环,该循环可以更好的利用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基于R23/R134a 非共沸制冷剂,本文采用仿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改进的循环和基本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的性能.在给定的工况下,相对于基本自复叠循环,改进的循环的能效比(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分别平均提高了37.5%和42.3%.在一定过冷度范围内,改进循环的性能会随着蒸发过冷器出口的过冷度的增大而提升
本文提出了一套将LCNG 加气站冷能用于油气回收的低温蓄冷系统。由于LNG 气化供气的不连续,无法持续稳定地提供冷量,提出采用蓄冷的方式来利用冷能。并且详细介绍了该低温蓄冷系统的工作流程。低温相变材料以及相应载冷剂都是该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对文献中的油气组分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为了达到油气回收的要求,低温蓄冷的温度应在-110 ℃以下。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L-CNG 加注站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种新型L-CNG 加注站的综合能量回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加气量18000 Nm3/d 的加注站为例,新系统能够节省传统系统中的泵功18.73 kW,同时其(火用)效率较传统系统提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