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浅析--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来源 :2011年海洋教育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较高,海洋学科的各类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以海洋科学本科毕业生为例,近五年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就业情况良好。并对就业流向进行了分析,基层涉海岗位难以得到学生青睐,部分学生改变职业兴趣,国内众多院校开设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竞争加剧。为了加快海洋科学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必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为维护海权,清政府与国民政府开始发展水产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起陆续建立上海水产学院等若干水产高校,并学习苏联水产高校经验,逐步建立中国水产高等教育的主要格局.经过几十年发展,成就斐然.20世纪末,为适应海洋产业等发展需要,中国的水产高校先后更名为海洋大学,由单科性水产高校转型为综合性海洋大学.为有效构建海洋高等教育体系,今后海洋高等教育宜走高起点、国际化办学之路,建立政府、
海洋是一种文化情结、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意象。中国文化传统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以意象理论关照海洋世界,并将时段定格在先秦时期,发掘先秦海洋意象朝宗、积聚、顺势、谦下、量度等文化内涵.介绍了先秦海洋意象与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一种“比德”的思维方式。“比”是象征和比拟,“德”即道德人格。“比德”,就是指以自然事物的某些特点。从先秦海洋意象与审美教育方面,海洋世界不仅是一个真的世界、一个善的世界
开展跨学科教育是知识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所要求的,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海洋大学针对学校是理科学生为主的特点开设汉语写作、语言表达课程,还针对学校的特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海洋学》《海洋文化概论》等,同时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创新学分制度等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建议,要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跨学科教育计划,特别要明确在特殊使命完成中的作
环境学科集中、快速发展,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但是,环境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环境学科遗存强烈的母体学科色彩,缺少环境哲学思想的引导,高校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自己的“特质”,没有形成办学的社会地位优势。过于强调规范统一,造成培养学生千人一面,失去原有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是单一的某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能够完成的,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海洋保护意识过程中公益广告的作用,旨在告诉读者,海洋保护不是少数组织、部门或少数人的事,也不是临海国家与地区的事.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陆地污染又是海洋污染的主体,因此,海洋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个地球村成员,都可以而且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为海洋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文章总结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如何发挥海洋学科优势,代表国家,振兴行业,特色立校,科学发展,辩证把握发挥海洋特色与协调其他办学行为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道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其次,还要科学处理好一系列重要关系,才能有利于特色的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有利于特色竞争力的充分发挥。例如特色学科与综合学科的关系,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科
跨学科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多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充分确立跨学科培养的理念,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在更高的层次上沟通建立学科专业的有机联系;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从知识的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
“蓝色经济区”必须以“蓝色教育区”为支撑。这是基于教育和经济相互关系考察得出的结论。海洋经济与海洋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海洋教育可以为海洋经济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持。经济要发展,教育应先行。实施“蓝色海洋教育战略工程”,就是为了给解决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对于这一战略的实施,要加快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调整和设置的统筹工作,加快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快智力引进工作,
海洋类院校中海洋学的学科优势明显,且学科资源丰富.这些优势资源应在本科教育中通过跨学科教育的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实施跨学科的海洋高等教育应科学地配置和整合已有的资源,设置专门的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开展面向问题的合作性研究性学习,建立更多有效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和综合性研究平台,并借助泛在互联网络和计算设备,从技术设施、学习资源和学习共同体三个方面为大学生构建支撑泛在学习的技术
The development surrounding the ocean circle in China is remarkable in the world these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hipping industry, showing a similar developing tren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