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里与非表即里

来源 :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表半里始于六经辨证,有特定的病位和证候。“非表即里”、“表里同病”源于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辨证。非表即里,指不是在表,即是在里;表里同病实质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半表半里实质为既非表证又非里证,病在少阳、三焦。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寒证常用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检索80年代以来国内对寒证动物模型研制的实验研究文献资料,并归纳为中药灌胃造模、化学药物造模、低温冷冻造模等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寒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具有方法多样、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的特点。结论:寒证动物模型对研究寒证的实质以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机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仍处于实用期阶段,造模的方法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本文阐述了小波降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中医脉象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结果表明小波降噪方法能消除大部分的噪声,而且能够将原信号中的突变成分有效地保留。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对脉象信号降噪的效果,分析比较了利用不同的小波基和采用不同阅值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的脉象信号降噪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脉象信号的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如特征提取等提供了保证。
本文将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脉象信号处理,讨论了小波变换对脉象信号除噪的效果,利用小波分析所具有良好的时一频同时局部化的能力和对非平稳信号突变点的检测能力对脉象信号进行了时频特征值的提取和分析;构建合理的神经网络结构,各层神经元数量的确定,选择合理的学习速率,脉象信号特征值的选取,神经网络的训练等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构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基于小波分析BP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信号辨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变化及逍遥散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大鼠应激模型,同时灌服逍遥散有效组份悬液:于第1、7、14、21天行EPM,观察进入开放臂次数(OE)、开放臂停留时间(OT)、进入封闭臂次数(CE)、封闭臂停留时间(CT)、向下探究次数(HD)、封闭臂后腿直立次数(R)。计算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总次数(
目的:对3种脾气虚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胃泌素及胃窦部胃泌素分泌细胞(G细胞)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双因素组(大黄法、游泳力竭法复合)、三因素组(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复合)。检测血清胃泌素,胃窦G细胞等指标。结果:汲因素组、三因素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三因素组为著(P<0.01)。结论:脾气虚证胃窦G细胞数量减
费伯雄对燥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他在《医醇賸义》中,根据导致燥症的种种原因和燥证易发的不同部位,以及对凉燥、温燥及内燥不同性质的认识,把燥证分为肺燥、心燥、肝燥、肾燥等多个证候,自制多首治燥验方。其立法严谨,颇切临床,体现费氏和法缓治的学术思想,润燥而护卫正气。由于其言简意赅,不易被读者所领会,故从三个方面加以阐发归类,提其要领。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对临床一发热待查的疑难病例进行辨证论治,仅用一付中药,热退病轻。从临床实践中,验证了红外技术对中医临床诊断的辅助价值。
观察分析82例中风病人的舌象基本情况,认为中风病人舌象以舌红或暗红、苔薄黄、黄厚、黄腻,有瘀斑者多见。
本文阐述了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着重就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IgA肾病中的辨证施治加以探讨。IgA肾病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湿热内蕴,血分郁热,病性多属实,而非传统所说的单纯的“肾虚”,因此目前中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为主要治法,又同时配合蛋白饮食限制,运动锻炼等,较单纯采用补法疗效更佳。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6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资料的录入编辑、修改、查询、统计和研究动态查询等多项功能,具有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单方便、系统稳定性强、安全性好、专科特色明显等优势,其成功开发和应用对于深入探讨冠心病证候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