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BS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粪便性状并作相对量化后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进行分类,其中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mixe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M)的特点为: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且至少25%的排便为糊状或水样粪.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内脏感觉异常、肠动力异常、脑-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及饮食、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IBS-M临床症状多样,临床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不适,具有"难治性、易发性"等特点.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多离子通道调节剂、5-HT受体激动剂、抗抑郁药、微生态制剂.多离子通道调节剂是通过调节肠道钙、钾等离子通道的通透性直接调节肠道平滑肌的运动,可防止平滑肌过度收缩,协调平滑肌运动.有研究认为5-HT受体激动剂能够触发蠕动反射及全胃肠道动力,显著加快胃排空,缩短小肠和结肠转运时间,从而促进胃肠动力.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能特异性的作用于胃肠道的5-HT受体,通过内部感觉神经通路而刺激蠕动反射.抗抑郁药可显著改善IBS病人的精神痛苦、情绪障碍,同时明显缓解IBS病人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有研究显示,抗抑郁药可能有与精神、情绪作用无关的止痛作用.另外,还能降低内脏神经感觉阈,缓解肠痉挛,降低患者对躯体不适的反应,保持"肠道神经系统"平衡.肠道益生菌可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阻止细菌的定植入侵.还能够通过粘附肠黏膜和刺激局部免疫应答来改善肠道免疫功能,提高肠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抑制肠道有害菌产生内毒素.某些益生菌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和乙酸,可降低肠道pH,从而达到和维持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和稳定,改善胃肠功能.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上述四类药物在内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中医药采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来治疗IBS-M也有一定独到之处,如疏肝运脾法、温中顺气法、温补脾肾法、交通心肾法等.深入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并重视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有利于寻找更有效治疗IBS-M的药物及方法.
其他文献
生物医学、科学和中医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医学者一方面试图将中医学融入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接受现代化。多数生物医学家和西医学家否认中医,反对中医,认为它是过时的,或者认为它仅仅是个潜在存在并需要进一步挖掘的的医学资源或治疗手段。然而,这种关系从在21世纪初开始发生变化。探索新的个性化医学方式的系统生物学家发现,中医学其实在临床实践中早就实现了他们所想要的各个要素的整
会议
中医药多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中医"肾骨系统"研究中医"肾系统"的内涵干细胞、微环境在"骨系统"的体现构建"肾骨系统"理论模型,探索肾骨系统性疾病共性规律多种因素导致肾精亏虚,可引起骨髓抑制综冶征、地中海贫血"肾骨系统"(肾-精-骨-髓)转化与干细胞、微环境研究内容NEI网络指标与骨代谢在生命轴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肾骨系统"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研究温肾阳药、滋肾阴药的临床作用与调节规律研究温肾阳药、
会议
转化研究意味着"从实验到临床",由斯图尔特·沃夫博士于1974年提出,描述了知识通过连续的研究领域,从基本的科学发现转化到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天然产品派生剂的发现是找到新化学实体(NCE)的重要途径.大约63%的NCE来自天然产品.因此,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为转化研究发现并开发潜在的以植物为基础的药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天然产品化学,包括生物活性引导部分以及活性成分的隔离,结合药物化学和药理学,包括化
会议
癌症和癌症的治疗都能引发各种症状,并不是所有的症状都能进行医学治疗.过去的20年研究和收集的临床证据显示针灸对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的优势治疗效果,所以当今的实用指南都推荐使用针灸疗法.在过去的几年中,非常规的疗法被广泛宣传并被重视.在最近的一个调查中,几乎有8百万的意大利人称既往3年中就应用过非常规疗法.意大利国家卫生服务部门疗效评估中并未将非常规医学效果纳入体系.尽管这样,一些地区,比如奥斯塔峡谷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persistent and 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PCDD)的治疗效果.方法:77例均经92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确诊的PCD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综合(辩证煎剂口服十辨病穴位敷贴)治疗,主子健脾益肾、调和肠胃法.对照组以肠道微生态疗法
目的:以核因子-κB(nuclear facter-κB,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及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对照,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结肠黏膜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诱导小鼠UC模型,并随机分为清肠化湿方组、SASP
目的:观察苍蒲痛泻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肠易激综合征门诊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苍蒲痛泻饮治疗.结果:治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结论:苍蒲痛泻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满意.
五更泻,为发生于五更时分之泄泻,又称"肾泄"、"鸡鸣泄"、"晨泄".古今医家多以此为脾肾阳虚所致,治以四神丸.而笔者认为四神丸之妙不在于专治脾肾阳虚,五更泻之病因亦不仅为脾肾之火衰.临证用药之时,必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诊治之”。若为脾肾阳虚无疑,大可投以肉豆蔻、补骨脂、干姜、附子等以温阳补脾益肾;若为肝气亢逆所致,可加大吴茱英用量,配伍柴胡、白芍等疏肝、柔肝之品;若为肺气过盛所致,可增加五味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结肠黏膜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相关癌变模型,第20周末处死全部小鼠,截取结肠组织备测,应用光镜及电镜检测溃结相关癌变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极其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
目的:探讨肠康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模型大鼠脑-肠轴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作用.从而探讨天然药物"肠康方"对脑-肠轴的影响,阐述其治疗IBS的机理.方法:采用AL-Chaer方法构建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模型,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肠康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在造模第60天开始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