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深屈肌对比联合颈浅深屈肌训练对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颈痛是指颈部疼痛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的颈痛。颈痛人群中,颈深屈肌大多较薄弱,胸锁乳突肌和前斜角肌相对正常人群也会更加疲劳,因此前人研究中在治疗上分别进行了颈深屈肌以及浅层肌的干预,都具有较好疗效。但研究较少直接对单一的颈深屈肌训练与联合颈浅深屈肌训练的效果做对比。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单一的颈深屈肌训练与深浅结合训练的效果,以期为慢性颈痛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疗法和教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名颈痛患者。入选标准为慢性颈痛超过3个月,NDI≤15,年龄18-40岁。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颈深屈肌干预组(CCF组),仅干预颈深屈肌,一共11人;另一组为联合颈浅深屈肌干预组(CCF+CF组),干预深层合并浅层颈部肌肉,一共12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4周、一周3次、每次45分钟的干预。深层肌肉训练使用颈部压力感受器进行深层肌CCF练习,浅层肌肉训练使用仰卧颈部屈曲的动作CF练习。干预前后采集颈前伸角度(头部位置角度、颅颈屈曲角度)、颈部屈伸肌耐力、颈部深层肌力、颈部各个方向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NRS)、疼痛频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的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利用IBM SPSS 24.0进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颈痛频率进行McNemar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上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1)颈前伸程度:更小的颅颈屈曲角度以及更大的头部位置角度说明了颈前伸程度的增加。CCF组的头部位置角度由37.71±6.38降低为31.08±3.15(P<0.05),颅颈屈曲角度由34.21±4.3增大到41.67±6.76(P<0.01)。CCF+CF组的颅颈屈曲角度由36.15±10.93增加到40.96±10.84(P<0.05),头部位置角度值由35.24±3.39降低为32.48±3.03(P>0.05)。(2)浅层肌肉耐力:CCF组浅层肌耐力没有显著改善。CCF+CF组屈曲耐力时间由干预前31.14±17.86提升至54.89±31.22(P<0.05),浅层屈肌耐力提高。(3)深层肌肉耐力:两组做完颈部深层肌肉耐力测试后的主观感觉疲劳等级数值出现下降,但没有统计学差异。首次出现疲劳的点显著延后,尤其是CCF组。CCF组由26.25±2.46延后至29.49±1.98(P<0.01),CCF+CF组由25.65±3.1延后至27.48±2.85(P<0.05)。(4)颈椎活动度和稳定性:两组侧屈、旋转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尤其是CCF+CF组。CCF组的左右侧屈分别由12.34±1.94和12.30±1.91减少到10.35±1.90和10.97±1.65 (P<0.05), CCF+CF组则分别由12.76±1.90和12.64±2.04减少到11.43±1.54和11.41±1.21(P<0.01)。CCF组的左侧旋转活动度由12.71±2.26减少为10.44±1.85(P<0.05),右侧旋转活动度由12.23±1.74减少为9.92±1.70(P<0.01)。CCF+CF组的左侧旋转活动度由干预前13.15±2.47减少为11.41±1.21(P<0.05),右侧旋转活动度由干预前12.08±2.42减少为10.32±1.51(P<0.01)。颈椎屈伸活动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5)NDI和NRS干预后出现一定改善,CCF组最疼NRS变化差值为0±1.85,CCF+CF组最疼NRS变化值为1.64±2.58(P>0.05),两组变化平均差值是1.6(95%CI-0.6至3.9)。一般情况下NRS差值分别为-0.375±1.77以及1.18±1.54,两组变化平均差值是1.6 (95%CI-0.0至3.2)(P>0.05)。CCF组NDI前后差值为0.88±1.36,CCF+CF组差值分别是3.18±3.66,两组变化平均差值是2.3(95%CI-0.3至4.9)(P>0.05)。结果显示CCF+CF组在改善两类颈痛评分较CF组优胜,但由于样本量小,两组变化平均差值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1.6的差值超过最小临床重要差异,统计学上不能确定,但排除CF组的功效优于CCF+CF组的可能性。(6)疼痛频率:两组都显著降低(P<0.05),CCF组经常发生颈痛的人数比例从75%下降到12.5%,CCF+CF组从72.72%下降至27.27%。研究结论:单一颈部深层肌肉稳定性训练和颈部深浅层结合训练对青年颈痛患者的颈前伸姿势、颈椎侧屈和旋转稳定性都有改善,而前者改善颈前伸姿势程度更明显,后者对颈椎稳定性改善更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探酰胺质子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APTw)联合mDixon-Quant序列评估前列腺癌(PCa)骨转移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前列腺3.0T MRI扫描(包括APTw及mDixon-Quant序列)的PCa患者46例,进一步分为骨转移组19例及非骨转移组27例。由两名观察者分别于病变实体显示最大层面测量两组的APT值、表观弛豫率(R2*)值及
目的:颈部疼痛是导致残疾的第四大原因,年患病率超过30%。无论是否接受治疗,大多数急性颈痛发作都会缓解,但近50%的人在一年多后仍会有轻度症状或者复发。尽管颈部疼痛的经济负担尚未得到广泛评估,但鉴于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模式成为日常,因此颈椎的发病率逐渐年轻化,且也主要以非特异性颈痛为主要类型,其主要症状为颈肩部不适,伴或不伴活动度受限,可能还有出现上肢神经症状。目前临床上常
本文引入了代表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化加工链的概念,描述了智能化加工链各环节的功能,着重分析了数控系统(CNC)及加工中心(MC)在智能化加工链中所起的关键与核心作用。结合实际产品介绍了代表高端数控技术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分析了该产品配备的PC+I/O数控系统的开放式、软件化架构在其与智能化加工链其他环节有效链接方面展现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逐步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有效弥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求知欲望,可以在有限的能力中自行学习知识,构建出独有的小学数学知识空间,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目的 观察针刺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PO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直接采用高效孕激素下超促排卵(PPOS)方案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指标[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MII卵数、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
研究目的:将《体育之研究》发表前,青年毛泽东23年人生学习经历作一番梳理,追寻青年毛泽东求知探索事物大本大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正确解读《体育之研究》(下简称《研究》)这篇至今光芒闪耀的文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并从纵横两个方面,分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结果:1)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学堂。这"六年孔夫子"阶段(1902年春-1910秋)是接受以儒学为主的国学教育,期间经历了两年边务农边自学的耕读生活
立体刺绣工艺在传统刺绣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设计趋势下如何应对新市场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传统立体刺绣工艺在服饰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不同立体刺绣种类的装饰特点,运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材料、图案、工艺、空间角度,分析传统立体刺绣在现代装饰工艺中的创新方式,梳理立体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上的表达方式;通过在材料创新、表现形式、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以理论结合
针对目前缺乏对资源型企业如何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研究,以5家世界500强资源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资源型企业通过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以及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得出结论如下:推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是发挥企业需求主体作用,基本保障是发挥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重要途径是发挥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作用,重要支撑是发挥企业研发组织
<正>山歌在广西的发扬离不开当地群众传唱,其独特的唱腔将地域风格进行直观展现。从音乐启蒙,到学校美育的系统配合,再到群众中的传承与创新,唱腔都能在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中得以展现。其过程任重道远。山歌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山歌唱响新生活,新气象。
期刊
任务型教学以真实情境的互动学习为特点,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和主体性。任务型教学落实在习作单元需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和厘清任务设计的阶段,用威利斯的三阶段论将任务型教学落实在习作单元中,分为前任务阶段、任务环阶段和语言焦点阶段,将习作单元的六个部分以任务的形式贯通一致地联结起来,以“教、学、评一体化”原则促进阶段优化,实现读写结合的单元整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