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4Ti5O12/SnO2复合负极材料协同作用的研究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锂(Li4Ti5O12)以其独特的性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Li4Ti5O12的理论嵌锂电位为1.55V(vs Li/Li+),在锂离子的插入和脱嵌过程中,材料的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被称为“零应变”电极材料,因此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嵌入型电极。本文利用Li4Ti5O12优异的循环性能及Sn的高比容量,将两种材料复合,取得了高容量且循环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其中Li4Ti5O12采用Cellulose助燃烧法制备,SnO2采用化学沉淀法附着在多孔的Li4Ti5O12上。考察了Li4Ti5O12和SnO2的摩尔比及焙烧温度对复合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在考虑了微结构粘着弹性接触效应和界面应力状态对界面扩散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弹性应力场与颗粒热压扩散耦合作用的半解析模型,分析了烧结压力、温度、原始粉料的粒度和界面应力场对材料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通过改变界面区应力分布,进而影响粉末热压致密化进程。而单纯提高外加的压力,对粉末热压烧结的致密化程度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不大。
本文借助有限元方法来研究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简称FGM)薄板在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问题。首先,假定板的材料属性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根据经典板理论(Classical Plate Theory,简称CPT),建立FGM板在温度场作用下的势能,然后通过变分法求得四节点四变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单元网格划分考察了结果的收敛性。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性能优越等优点,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开发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10 -3 S.cm -1,但是仍然不太理想,存在下列问题:(1)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偏低;(2)机械强度有待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中一条途径是用PE膜或无纺布做支撑基体制备机械强度高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此,笔者采用聚烯烃多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了锂离子气胀电池内气体的气体组成;对比了气胀及未气胀 电池的循环性能, 分析了水分对化成阶段电池产气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水分含量时电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电池中的水分使得电池气胀增加、工作性能降低.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比能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对其正极材料无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研究了新型醌类化合物1,4,5,8-四羟基-六苯四醌(1,4,5,8-tetrahydroxy-hexylbenzo-tetraquinone)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500m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达到341mAghg-1,但由于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导致其首次容量衰减严
近年来,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极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Li4Ti5O12虽然嵌锂电位较高(1.55V vs.Li/Li+),但它是一种零应变材料,锂离子在Li4Ti5O12中的嵌入-脱嵌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锂离子嵌入前后都为尖晶石结构,且晶格常数变化很小,体积变化很小(<1%)。本文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乙酸锂为锂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迅速发展和电动车的兴起,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之一,负极材料一直以来使用的是碳材料,但是由于其能量有限(例如,石墨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高能量的需求。因此,发高能量负极材料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之一。其中, 硅以其较高的容量(4200mAh/g, Li4.4Si)而备受关注。但是硅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3
碳酸丙烯酯PC的凝固点为-49℃,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而且PC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的有机溶剂。但在无成膜剂条件下,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易于发生Li-PC共插现象,甚至使电极受到根本性破坏。如果能够改善PC基电解液的成膜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使用温度范围将大大的拓宽。双草酸硼酸锂(LiBOB)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热稳定相强和在石墨负极表面独特的成膜性能,而
尖晶石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过程中骨架结构几乎不发生变化的“零应变”特性,嵌锂电位高(1.55V Vs Li/Li+)而不易引起金属锂析出,具有非常优越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Li4Ti5O12纳米片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快速的离子、电子传输等特点。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合成了Li4Ti5O12纳米片,研究证明具有该结构的Li4Ti5O12有望作为负极材料应用于高倍率锂二次电
近年来,层状结构LiCo1/3Ni1/3Mn1/3O2材料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性能好而成为最有可能取代LiCoO2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这种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部分氧从晶格中脱出,造成较高的不可逆容量损失。本文通过在LiCo1/3Ni1/3Mn1/3O2材料表面包覆一层V2O5来提高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库仑效率,从而得到高振实密度、高容量的LiCo1/3Ni1/3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