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Si-Co-C复合负极材料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迅速发展和电动车的兴起,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之一,负极材料一直以来使用的是碳材料,但是由于其能量有限(例如,石墨理论容量为372mAh/g),因此不能很好的满足高能量的需求。因此,发高能量负极材料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之一。其中, 硅以其较高的容量(4200mAh/g, Li4.4Si)而备受关注。但是硅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300%)破坏了电极结构, 造成了电子导电性的下降和循环性能的恶化。在硅材料中引入金属成分和碳材料可以有效的抑制体积膨胀、稳定电极结构、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性, 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本文以硅粉、CoSO4 、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和碳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Si-Co-C 材料, 并考察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其他文献
岩溶陷落柱是中国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地质现象。如果采矿作业对含导水陷落柱产生扰动,则可能发生严重突水事故。水在陷落柱中的渗流是变质量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陷落柱与外界之间的质量交换造成陷落柱渗透特性的显著甚至急剧变化,当陷落柱的孔隙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水在陷落柱的渗流将失去稳定性,从而引发突水灾害。通过注浆等技术实现外界质量并入陷落柱,可以减小陷落柱的孔隙度,使得渗流速度随时间连续减小,从而防止突水并保
以求解可压缩流的VAS2D程序为基础,内嵌Chemkin II软件包,结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求解带化学反应的欧拉方程,模拟一维爆轰波的传播过程。研究了爆轰波在两种不同反应介质中传播时相应的冻结声速面和平衡C-J声速面的传播特性,对C-J模型和ZND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由数值模拟拟合的爆轰波速和根据平衡C-J模型计算的C-J爆速非常接近。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压力、温度和化学组分分布曲线后发现:在前沿
利用多台单色光电谱仪,观察Al粉和RDX粉末激波动态混合爆炸,发现有游离态C析出。在相同条件下的纯RDX爆炸实验中没有C析出。本文认为Al与O原子的活性强于C,使得游离态C的析出。为研究含铝炸药粉中铝粉二次反应的微观机理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提出了求解非线性动力方程的一种高效通用精细积分格式。首先对于线性、非线性非齐次方程,建立了一种计算Duhamel特解的简便通用算法,该算法能在较大程度上节约计算量1和存贮量。对于非线性问题,分别采用高阶Taylor展开、四阶龙格库塔法对积分点处的未知量进行预估,然后用上述高效算法。算例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在考虑了微结构粘着弹性接触效应和界面应力状态对界面扩散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弹性应力场与颗粒热压扩散耦合作用的半解析模型,分析了烧结压力、温度、原始粉料的粒度和界面应力场对材料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是通过改变界面区应力分布,进而影响粉末热压致密化进程。而单纯提高外加的压力,对粉末热压烧结的致密化程度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不大。
本文借助有限元方法来研究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简称FGM)薄板在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问题。首先,假定板的材料属性是空间坐标的函数,根据经典板理论(Classical Plate Theory,简称CPT),建立FGM板在温度场作用下的势能,然后通过变分法求得四节点四变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荷载列阵。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单元网格划分考察了结果的收敛性。
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性能优越等优点,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开发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10 -3 S.cm -1,但是仍然不太理想,存在下列问题:(1)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偏低;(2)机械强度有待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中一条途径是用PE膜或无纺布做支撑基体制备机械强度高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此,笔者采用聚烯烃多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了锂离子气胀电池内气体的气体组成;对比了气胀及未气胀 电池的循环性能, 分析了水分对化成阶段电池产气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水分含量时电池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电池中的水分使得电池气胀增加、工作性能降低.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比能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对其正极材料无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研究了新型醌类化合物1,4,5,8-四羟基-六苯四醌(1,4,5,8-tetrahydroxy-hexylbenzo-tetraquinone)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500m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达到341mAghg-1,但由于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导致其首次容量衰减严
近年来,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极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Li4Ti5O12虽然嵌锂电位较高(1.55V vs.Li/Li+),但它是一种零应变材料,锂离子在Li4Ti5O12中的嵌入-脱嵌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锂离子嵌入前后都为尖晶石结构,且晶格常数变化很小,体积变化很小(<1%)。本文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乙酸锂为锂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