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中国外交创新

来源 :云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在短短的几年间,习近平主席在包括联合国大会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和多边重要外交场合多次提及并深刻阐发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念日渐清晰并不断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就世界而言,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就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的中国方案.就中国而言,它已成为引领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与行动指南.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外交目标、国际定位、外交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显著创新,不仅凸显了当代中国大国外交的特色与担当,而且必将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对于衰弱的定义,各国老年医学或护理学界都有不同的内容.但是,著名老年医学专家Fried的定义被普遍接受.即衰弱是因生理储备下降而出现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型状态,具有体重减少、肌力减弱、活力低下、行走缓慢、体动较少等生理状态,涉及神经肌肉系统和代谢及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生理学变化.我国各级政府都在通过建立以长期照护保险和社区医疗照护为基础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来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然而,我国的老
当前中国养老产品的使用率并不高,分析得出老年人的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性格特征影响其对养老产品的消费,但流通渠道影响不显著,与研究假设不相符,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产品供给不足、流通渠道不完善。因此,为促进养老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以扩大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提高其购买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快产品研发以增加市场供给。
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是独立于现有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险种之外的新险种.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旨在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生活照料难题.2016年7月,宁波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列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建立政府主导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是宁
养老机构委托管理模式成立的基础为什么要来谈谈"养老"委托管理(或称"外包")模式的问题呢?根本原因是养老机构提供的是复杂性和高难度的养老服务,涵盖了住宿、餐饮、物业、护理、医疗、社工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具备高度的综合性、跨行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养老机构每天24小时面向特殊的人群——老年人,因此又具有较高风险性.在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这个行业中,由于反复强调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这种风险防控能力是不
近年来,认知症已经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一个热点和工作重点.毕竟,在各种慢性病中,认知症是导致老年人丧失行为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实际上主要是指为认知症长者所提供的照护.由于目前医学还没有治愈或逆转认知症的方法,认知症长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取决于全社会为他们提供照顾、护理和支持的能力.2008年初,对养老行业进行调研时发现,在发达国家,认知症专业照护已经是老年照护行业备受关
本研究由“冰与火共存”的熟龄心理与生活情境出发,以此为设计银发老龄住宅的线索。梳理熟龄用户的思路,发现他们提及的老龄好宅应具备的元素中,并没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创作,大多是出于人性,甚至是经典或科技的借用与再创作。参与创作的8组10位用户虽然社会经济背景、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与性别不同,作品各异,但他们共同体现了一种“同理共感”的社会情怀。本研究发现:让银发老龄于山明水秀的乡间水边颐养天年的房
回顾现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功能配置可知,对老年群体的文体活动关注较多,但针对需求较高且专业性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的配置不足。医养结合是今后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养老设施的功能配置应注重从关注文化娱乐向兼顾专业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延伸,将市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之中,通过联动或补充现有设施功能,以社区老年医疗服务站点或家庭医生等形式补充医疗保健功能的供给,完善养老服务中最为关
综述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即社会关系的协调,既是社会整体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途径,也是能够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相对稳定的利益关系中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保障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必需环境状态.在老年设施的规划设计中应用复合功能城市综合体开发策略除了能有效降低老年设施自身建设和运营成本以外,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便利,降低了生活成本和独居风险
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正处于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的双重任务之下,这给国家的社会服务改革及发展和各地城乡建设带来了挑战.从国家长期发展层面讲,中国已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并已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的总体能耗降低16%的节能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在未来一二十年间将处于养老床位的快速建设期.特别是从建设数量和规模上讲,养老建筑作为一类高耗能型公共建筑,其所担负的降低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从2015年开始,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阶段.据预测,从2015年到2035年的20年中,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翻一番,达到20%.2050年以后,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中国将跃居全球人口老龄化国家之首.本文针对当下日益突出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以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