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光活性单体制备圆偏振光发光材料的独特方法--甲壳型液晶模型理论在光、电功能材料上的应用

来源 :2005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九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甲壳型液晶模型理论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甲壳型结构的共轭液晶高分子.合成的聚合物均能形成玻璃态液晶并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将处于液晶态的聚合物置于磁场中,由于甲壳效应,聚合物在磁场下形成了择优的扭转螺旋构象,因而具有光活性.通过系列实验,证明了聚合物的光活性是由于高分子主链形成扭转螺旋构象引起的,而不是由于聚合物的线取向所造成的.利用圆二色谱(CD)、圆偏振光谱(CPPF)对聚合物的光活性进行了表征,发现它们的圆偏振光率从0.016到0.028不等,从而找到了一种新颖独特且简便易行的由非光活性单体制备圆偏振光发光材料的方法.
其他文献
  根据电场对偶极分子的不均匀作用原理,提出了在电场诱导下运用Layer-by-Layer技术进行定向组装偶极小分子发色团,从而制备高性能二阶非线性光学组装膜的思想.自主没计并
  将乙烯基化后的碳纳米管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接枝碳纳米管(PS-g-MWNT).采用FTIR,UV-vis,GPC,DSC以及PO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碳纳米
  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常出现的结晶形态.球晶仍然是浓溶液常见的结晶形态.虽然有低分子量甲壳素和壳聚糖在极稀溶液(0.01wt﹪~0.1wt﹪)中生成针状单晶和片状单晶的报道,但是
  在本文中对照描述了小分子蓝相液晶和聚合物蓝相液晶的研究现状,通常小分子蓝相区间在1度左右.我们在本文报道的聚合物蓝相宽达300度以上,并且在常温或常温以下就有蓝相
  利用光学显微镜(OM)、示差扫描量热(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聚[乙烯基对苯二甲酸二(对甲氧基苯酚)酯](PMPCS)和聚氧乙烯(PEO)共混物的相行为,并构
  研究了准二维体系中低分子量聚氧乙烯超薄膜在云母表面熔融的"假不浸润"结构,发现其浸润层厚度为4.5nm~5.5nm,且不存在明显的分子量依赖性和端基依赖性.考察了这一特殊的
  研究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和侧链液晶聚炔的相结构.实验表明,上述两种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高分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子形状持久性.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为柱状,可形成柱状液晶相
  用化学氧化法合成的PAn-PEG6000-PAn三嵌段共聚物,使用SEM观察了其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观察到了球形、棒状、囊泡状和花瓣状等不同的形态.各种不同形态结构的肜
  光取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液晶取向方法,它具有无污染、不产生静电、易实现分区取向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芴基的聚酰亚胺材料.
自从橡胶开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人们一直致力于橡胶增强技术及相关机理的研究。因此,开发高效、简单和经济的增强方式和增强剂一直是橡胶工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