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不同生长阶段异育银鲫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是比较饲料中使用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对不同生长阶段异育银鲫的影响.实验对象为四个阶段的异育银鲫:稚鱼、幼鱼、一龄鱼和二龄鱼,其初始体重为0.82g、5.04g、62.66 g和135.63 g.设计等氮等能饲料,以豆粕和鱼粉作为蛋白源,豆粕蛋白分别占总蛋白含量的0%、20%、40%、60%、80%、100%.并且增加一个全豆粕并且补充晶体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的饲料.70天的生长实验后取样,并进行样品测定和数据分析.干物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豆粕的替代水平上升而显著下降.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中,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上升,蛋氨酸和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饲料中晶体氨基酸的添加仅改善了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随鱼体规格的增加,其消化率水平也随之上升.饲料组成和鱼体规格对存活、摄食和生长都有影响,并且存在交互作用.饲料中过多的添加豆粕会使稚鱼和幼鱼的存活率和生长效率下降.随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其肝体比指数下降,性腺系数上升,而对于肠体比没有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过多添加豆粕会对异育银鲫的消化和生长造成负面影响.一龄鱼和二龄鱼对豆粕的耐受程度高于稚鱼和幼鱼.
其他文献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为害番茄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害,自传入我国后,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快速扩展.北京市于2009年在番茄主产区大兴区首先发现表现典型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经分子检测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随后经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中已经有10个区县发现该病发生,其中部分大棚温室绝收.为了解番茄苗期带毒率以便进行综合防控,首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番茄叶片DNA提取方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属柔膜菌纲(Mollicutes),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筛管内,主要由叶蝉等刺吸式昆虫传播.目前国际上对植原体鉴定分类的重要依据是保守基因16SrDNA.Lee等(2000)和Wei等(2007)根据16SrDNA的PCR产物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将植原体分为14个组,泡桐丛枝植原体被划分于16SrⅠ组,即翠菊黄化植原体组.Li
本文以辽宁省大型野生真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型真菌调查、采集、鉴定.以生产上为害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为靶标,利用系统筛选体系对所采集的大型野生菌进行杀线虫活性的筛选,并对部分有效菌株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对沈阳棋盘山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79种大型真菌,其中未鉴定出来的菌株有14株,已鉴定出的大型真菌隶属于23科,52属,将调查采集所得大型真菌划分为木腐真菌、土腐真菌、草地及粪
2008~2009年间从河南省新郑和内黄采集枣缩果病病果15批,分离获得5种真菌和两种细菌.为明确河南省枣缩果病病原,采用活体接种致病性测定、培养特性及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枣缩果病病原进行了研究.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其中3种真菌和一种细菌为枣缩果病病原菌.经培养特性、形态学鉴定和真菌rDNA ITS通用引物(ITS1/TTS4)及特异性引物EF1-728F/EF1-986R扩增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
近年来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华东等地区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湖北一直未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报道。然而,2009年在湖北省孝感、荆州市等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发生严重的水稻矮缩减产的现象。经过症状观察、dsRNA电泳图谱分析、RT-PCR等方法,诊断水稻发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说明该病毒已经随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从南方传播至中部水稻种植区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我国油菜、大豆等多种重要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真菌中,其核酸类型多为dsRNA或ssRNA,真菌DNA病毒未有报道。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核盘菌中存在与弱毒相关的单链环状DNA病毒(SsHADV-1),携带病毒的菌株DT-8表现弱毒现象,序列分析发现该病毒结构与双生病毒中玉米线条病毒属的基因组结构相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re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socarbophos, Isofenphos-methyl and Isofenphos), hapten (H1) was synthesized.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ovalbumin (OVA) were
会议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水平对刺参幼参(1.95±0.01g)生长、体壁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计粗蛋白、粗脂肪水平分别为14%、1.6%左右,n-3 HUFA水平分别为9.14%、13.34%、18.11%、22.29%及28.04%的5组试验饲料,进行60天饲养试验.结果显示,(1)刺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随饲料n-3 HUFA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配制等蛋白质(42%)、等脂肪(9%)、糊精水平分别为10%、15%、20%、25%、30%的5组饲料,饲养暗纹东方纯幼鱼[初始体重为(10.25±0.51)g]60 d,考察饲料中不同糊精水平对其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糊精水平的升高,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先增加后降低,25%组最高,并显著高于10%和15%组.30%组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较
以商品饲料配方为基础,以蚕豆,去皮蚕豆等蛋白替代商品饲料中的豆粕、棉粕和菜粕,配制配合饲料(对照)、蚕豆饲料和去皮蚕豆饲料三组饲料,蚕豆、去皮蚕豆的添加量均为80%,饲喂初始体重(860±4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0周,考察投饲蚕豆和去皮蚕豆饲料对草鱼生长、肉质及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配合饲料组比,蚕豆饲料组和去皮蚕豆饲料组对草鱼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