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跨越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动无论是在国家间还是地区之间,都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基本概况;着重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政策导向因素;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动的政策建议,以经济结构转变吸引人才,以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平支持人才流动,以政府政策导向引导人才流动趋势。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广西发展中创新人才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一、围绕高层次人才匾乏实际,加强人才小高地建设;二、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构筑创新人才集群;三、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加大对本土人才培训选拔和引智工作力度。
研究海外代表性国家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政策机制,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的经验能为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是开拓思路的重要参考。在文献研究、网络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总结了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主要发达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政策机制,从培养模式、资金投入、机理政策展开了讨论。
文章概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历史概况,对“十二五”期间经济区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区优先发展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重要问题,例如培养模式、科研投入、管理体制等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才培养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研究其成长影响因素则是有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对三个层面上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推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有所借鉴。
在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严峻的人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指出包括特定文化背景和制度在内的社会大环境对人才水平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在对比大陆、香港、台湾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得出制度选择是改善人才资源配置、激活人才积极性的根本性问题这一结论,因此,要想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一定要进行制度创新。然而文化和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创新促进制度创新、落后文化阻碍制度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文化问题
本文通过对人才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从人才所注重的个人就业资源、个人职业资本、个人职业发展程度、个人职业发展动态、个人自我发展能力、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人才的个人就业资源、个人职业资本和个人事业资产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提出人才生存发展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政治需要的基本需求模式,提出人才发展制度的基本原理要点。根据人才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动态性,提出人才发展
创新不是偶然的灵感闪现和单一、孤立的事件,在大力弘扬人才文化中推动人事人才政策理论创新,就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眼光和全面、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创新。创新始于学习与传承,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人才文化,总结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才文化新气象,使我们能够在厚重的基础上迈出有力的创新步伐;创新是一种升华,弘扬人才文化就是让我们拓展视野,在比较人才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创新特点,在认识人才文化的短处中
提出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定义,分析影响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根据竞争力的运动过程,提出了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一体两翼”理论模型。“一体”是指“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这个“主体”,“两翼”则是指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大部分。“现实竞争力”一翼包括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规模力、质量力和创新力;“潜在竞争力”一翼包括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力、投资力和环境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促进科学发展、富国强民的第一推动力。作为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并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本文从整个科学技术史的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