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教授与中国地质教育事业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鸿祯教授1916年11月出生,于20lO年7月逝世,北京地质学院初创者之一、我国杰出历史人地质构造学家、地层与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在王先生的70多年的地质事业中,他从未离开过教育战线,为我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有幸在06年因工作关系和王鸿祯先生有一次接触,又因从事地质学史研究,特写此文以缅怀王鸿祯先生。本文从王先生在不同的时期所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分段赘述。
其他文献
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的理论研究很不平衡,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估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上,其它方面研究极其薄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程加快,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建设的实践。结合当前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本文提出了必须强化核心吸引力;必须利用外部环境保障;必须狠抓旅游支撑后盾;必须落实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等相关建议。
地质公园(Geopark)是21世纪涌现的一项新生事物,是地质工作开拓服务领域的一项创举,也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品牌,本文笔者在论述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广西桂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当前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者科普教育意识及若干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发地质公园这个科普教育品牌,提高人们的地质科学文化知识。
酉阳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岩溶峰丛峡谷地貌、地下岩溶洞穴自然景观、江河山水自然风景与民族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内有江河山水、峰丛峡谷、奇洞古镇、奇花名木、构造形迹、奇峰怪石等自然景观和民族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园区内山体雄奇、峡深谷幽、峰峦叠嶂、悬泉飞瀑、青山碧水、植被繁茂、环境宜人。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民族风情、文化胜迹,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与科
国际上对洞穴生物已经做了基本统一的和准确的定义和分类,即Troglobite, Troglophile, Trogloxenee。我国对以上三种洞穴分类的翻译还比较混乱,为此,笔者对这三种定义的翻译提了几点建议。
本文首先对火山的定义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介绍,然后介绍了由世界上权威专家系统总结的火山岩的分类命名方案。
董中保教授是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经常关心、指导和参加有关地质学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本文为在其逝世一年多后对其深切缅怀所做。通过对其生平的简介,主要介绍了其1936年夏,董中保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地学之旅;到1948年8月,赴法国留学从事变质岩研究;1951年2月回到北大,赤子之心报效祖国;1952年的秋天,到长春参加东北(长春)地质学院的建设工作,倾心致力于长春地质学院的建设
作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其对地质学的正确的认识;不辞劳苦、以身作则;潜心育人,方法得当;胸怀宽广,善引人才;知人善用,爱护人才等五方面介绍了丁先生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及其后一段时间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希望借此与地质学界的同行共缅这位先贤。
当前我国地质事业已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跨越,在展示辉煌成就的同时,深切缅怀曾为中国地质事业快速发展,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乃至“殉难”捐躯的老一辈地质学家英勇事迹,以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更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笔者基于这一目的,花费近半年的时间查寻史料,选定10位“殉难”的地质学家(白雅雨、赵亚曾、丁文江等人)做出简介。
李四光与翁文灏是我国近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先驱者,奠基人,甚至还是整个近现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他们都生于1889年,都逝世于1971年。通过对此二位学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证明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终为人们所清晰地认识。他们为中国地质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人们所颂扬和纪念。
吴崇筠(1921-1995),沉积学家,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主编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与《沉积岩石学》,是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她提出并总结了大庆油田萨尔图砂岩体的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吴崇筠生平的简要介绍,主要就其新中国石油地质实验室的创建人、我国石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