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弹力图试验与常规凝血试验相关性分析

来源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试验TEG同常规凝血试验的关系,评价2种方法在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状况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方法:选择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进行TEG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 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反应时间(R值)和凝血酶形成时间(K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α角及MA值明显增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指标偏低,且TEG检测的多项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相关性.TEG参数中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K值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负相关.α角和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与与FIB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TEG检测参数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体内的凝血变化过程,而且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凝血试验指标间的水平存在相关性,与常规凝血试验同时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肌少症主要与增龄相关,是生物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表型,衰老是基因编程的循序过程,必然发生增龄性肌量减少,但其过程受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衰老性相关疾病影响而呈现明显个体差异。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呈多因素、复杂重叠性,涉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退化、激素、营养、免疫功能以及运动等因素。肌少症的评估包括 3 个方面,即肌量、肌力以及肌功能。肌少症诊断标准包括综合肌量、肌力以及肌肉功能的建立。目前还难以通过抗衰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2月在医院行PKP治疗的35例45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KP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并观察各组患者患椎椎体高度恢复的情况.结果:患者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未发生脊髓神经损
目的:对听障儿童在康复初期出现的心理状况和相关因素作一些调查与研究,找出原因,探索相应的康复措施,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72名入托的听障儿童进行调查,从孩子康复初期的情绪状况、年龄、在家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康复初期听障儿童中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听障儿童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与其年龄大小、对成人的依恋程度、交往经验等有很大关系.结论:为了预防和治疗听障儿童在康复初期出现
本文阐释了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将自我管理模式引入慢性肾脏病生活管理中,对延缓CKD进展,维持稳定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让CKD患者掌握CKD相关理论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实施有效自我管理.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恢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型膀胱逼尿肌压力的即时影响,探讨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电生理相关机制,为临床处理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方法:从2008-2011年度之间选取男性恢复期脊髓损伤后出现排尿障碍,经尿流动力学筛查确定为痉挛型膀胱的患者20名,再次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在此过程中施加督脉电针治疗,观察患者接受督脉电针治疗前后的膀胱逼尿肌压力变化,进行前后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continuingcare)服务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家清洁导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QQ群平台来传递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间歇导尿期间饮食饮水指导,尿管保养与维护指导,间歇导尿期间出现异常情况的指导,以及观察其它相关并发症、复查等的指导.结果:患者对以上方法能够及时获得自家清洁导尿相关指导,为患者与患者之间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患者更加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
目的:研究人采用不同步态模式行走时下肢关节之间的运动协调规律,为助行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运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关节角度周期运动循环图分析关节间的运动协调特性.结果:上斜坡时关节间运动协调特性较好,下楼梯时较差,且手杖的辅助使协调特性变差.结论:步态模式和手杖辅助对行走过程中下肢关节间的运动协调特性有显著影响,在助行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控制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
目的:了解足部矫形器制作中常用的材料以及近年出现的新材料,并分析这些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解剖为基础,从足部常见病理、制作工艺两方面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结论:针对不同的足部疾病,应该运用不同的鞋垫材料,适当的使用鞋垫材料,再结合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更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痛苦与担忧.
目的:了解特殊儿童家庭康复的现状及家长对家庭康复支持系统的需求.方法:采用《家庭康复需求调查问卷表》对在5家不同地区康复机构治疗的186例特殊儿童家长的家庭康复现状与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家长对家庭康复的接受度较高,希望能得到制订康复方案、电话咨询、实时指导及预约上门康复等全方位的家庭支持.且大多数家长能每天安排出1-2小时的时间为孩子进行家庭康复,康复的内容比较侧重于大运动.康复机构对于家
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大多数残疾人需求的,社区康复更能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及个性化的需求,本文也通过分析德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一例肢体残疾患者的个案,记录社会工作跟进个案,讨论了残疾人从机构康复到社区康复的过程及社会社工的处遇,来实践社区康复的作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