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工作投入对成员职业成功的影响:一个多层次模型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zhixiangxiaz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成功(career success)是个体在工作中逐渐累积或获得的积极的心理感受或取得与工作相关的成就,可分为依据从业者的内部感受评价的主观成功和依据外在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评价的客观成功。组织行为学就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单水平层面展开,较少采用多层次的研究设计分析个体层面以及团队特征因素对个体职业成功的影响,这会削弱理论的解释力,增大研究结论犯第一类型错误的概率。
其他文献
多尔波耶夫错觉是比利时哲学家Franz Joseph Delboeuf 发现的一种视错觉现象: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测试图形),一个在大圆(引导图形)的包围中,另一个在小圆(引导图形)的包围中,结果前者显小,后者显大。多尔波耶夫错觉研究一直以来集中于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颜色对比等方面,对模型本身的探究则较少。本研究建立多尔波耶夫错觉图形的变式类多尔波耶夫错觉图形(类多尔波耶夫错觉图形为用正N 边形替
立体知觉的产生,是视觉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而未决的问题。主要的立体知觉机制有单眼机制和双眼机制(主要是视差)。单眼缺口立体是一种很奇特的视觉现象——给双眼分别呈现带有缺口(gap)的平面图像时,人们会知觉到一个立体。本文探索单眼缺口立体的神经加工机制,以及单眼缺口立体与双眼视差立体的深度加工机制是否相同。
本研究在邱香(2009)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行为实验并引进效应值作为新的反应指标,进一步考察刺激呈现视角对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进而分析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与视知觉整体优先效应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2(视角:大,小)×4(旋转角度:0,60,120,180 度)×2(旋转任务类型:大字母旋转任务,小字母旋转任务)×2(旋转一致性:大小字母旋转角度一致,大小字母旋转角度不一致)的混合设计。
日语文本是由日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的,其中日本汉字和中国汉字一样是表意形式,平假名则是表音形式。如同汉语一样,文本在视觉上没有也明显的词边界信息。日语阅读者怎么进行词汇识别呢?Sainio,Hy?na,Bingushi,& Bertram(2007)研究日本读者阅读纯平假名(表音文本)和日本汉字与平假名混合(表意加表音文本)的正常无空格文本和词间空格文本时的特点。
拼音文字阅读过程中,读者对一个单词的首次眼跳经常落在该词开头的1/4 处,被称为偏向注视位置。当首次眼跳落在单词的中心部位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最小,此位置被称为最佳注视位置。两个位置的发现表明,读者眼跳选择的目标是单词。那词的哪些因素影响偏向和最佳注视位置呢?大量研究发现,词间空格(即词边界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通过延迟折扣任务,从认知神经的层面和行为角度考察网游成瘾者的选择偏好.概率折扣是在延迟折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指奖赏的主观价值随着发生概率的降低而降低.本研究根据Young 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筛选出网游成瘾者19 人(年龄:22.2 ± 3.08),控制组被试21 人(年龄:22.8 ±3.5).对比两组被试在延迟折扣任务上的选择偏好发现:①行为结果发现
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经常用来衡量人类的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进行了适当改编,用来探究背外侧前额皮层(DLPFC)、腹外侧前额皮层(VLPFC)、前扣带回(ACC)、尾状核(CN)和后顶叶皮层(PPC)对负性反馈是否比较敏感,同时,这些区域是否会随着被试接受负反馈次数的增加,激活程度显著增强。
面孔识别是人类正常社会交往的关键要素,面孔识别加工的脑机制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研究者采用各种不同的实验材料,如各种面孔图片库中的面孔、名人面孔、朋友面孔、亲属(如父母)面孔和自我面孔等,对面孔识别加工的脑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研究结果仍然很不一致。
众多研究发现人们对某类面孔的长期接触经验可以增加人们对该类面孔的整体加工,但很少有研究关注短期经验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本研究以本种系(亚洲)和他种系(猴和羊)面孔作为实验材料,使用新旧识别任务和组合面孔任务考查短期识别经验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60 名(27 男)亚洲被试参加了该实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30 名被试.
我国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主要依托于师范教育模式,80%的心理学人力资源集中在师范院校,师范教育发展模式对中国心理学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偶然,从我国师范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它走了一条模仿"定向型"模式,再到模仿美国混合型模式,转而移植苏联"定向模式"回归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学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