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纶与张之洞课程观刍议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了解吴汝纶、张之洞二人的“中学”源流及“西学”课程设置思想,对学制的奠基人吴汝纶、张之洞二人的课程观进行比较,进而反观中国近代课程的嬗变。为当前的课程改革的实行,及新课程的确立起了“创棒辟莽,前驱先路”的作用。
其他文献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正进行“澳门教育史研究计划”,期望用十年时间搜集、整理与编写一部结构新颖、体系完整、材料丰富的多卷本《澳门教育史》。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本院向
  文化生态史观是把文化作为一种生命组织来研究。文化生态史观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特定社会中的其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生态的生命力来自社会
  作为新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的教育改革全面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新式学堂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本文通过对《学堂笑话》的文本分析,发现了一些
  理想的人的形象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教育视域中人的形象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迁而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经济社会,伦理与政治的双重建构决定了教育必须培养“
为认真贯彻《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切实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2012年6月15日公安部下发了《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
期刊
  王云五教育普及思想的特点是教育要面向社会大众,以提高国民素质、塑造“公民”为标准,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举,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具体体现在他致力于建立“社会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