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健身运动场所潜力分析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来源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健身意识的加强,现有的公共健身设施建设越发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对于城市中的小型零散的公共健身器材设施,森林公园因其贴近自然的特性,受到许多健身人士们的偏爱,但目前鲜少有人将森林公园作为健身场所进行研究讨论.本文通过分析森林公园作为健身场所的空气、环境、景观等自然优势,结合运动心理学理论展开讨论,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现存的问题,如目前的健身场所多存在空气质量、景观效果、环境空间等方面的不足,尝试提出将其作为健身场所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参考.
其他文献
森林养生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森林养生产业既是传统旅游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时代要求、国家意志相契合,同时亚健康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的高速发展、二孩政策出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也推动着森林养生产业的发展.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建立20多年,成功开发6个景区
加强对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攀升,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旅游产业的持续深入发展,生态系统承载力和环境压力日趋加重,原本脆弱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及时加强对各类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维护,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努力提升旅游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那么,由于旅游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旅
本文在遥感和GIS的技术支持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定量分析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2002年、2010年、2015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竹类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后上下波动,景观优势下降,混交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后缓慢减少,景观优势上升,建设用地的面积波动变化趋于减少,阔叶林及针叶林的面积波动变化趋于增长.②竹类的破碎度最高,聚合度和连通性差,混交林的破碎度较低,连通性好,整体景
本文围绕云顸山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养生话题,利用云顶山生态景区的森林氧吧资源及旅游市场资源,新建山西云顶山生态景区森林康养基地.通过分析项目设计、可行性、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以云顶山生态景区森林康养基地为主线的森林公园建设以及集生态旅游、森林养生为一体的项目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关于森林,人们的认识仅限于提供木材等产品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经济和生态价值领域.随着社会逐渐的发展,人们开始发现,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还有很多价值尚未被了解和发掘.在人口亚健康化及逐渐老龄化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应运而生,这是一项涉及生态学、旅游学、园林景观学、经济学、医学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产业,保持森林康养基地生态功能和森林康养基地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突出森林资源特点
焉支山森林公园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有提高社会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减小农牧业生产对环境破坏,加强景区环境保护恢复力度,同时也存在不利影响,例如,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一定程度污染,使植被遭到破坏、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固体废弃污染物增多、森林防火隐患增加.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对策: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科学确定
森林火灾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灾害,可燃物、火险天气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基本和主要因素,不同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在森林火灾中,具有不同的燃烧性和火行为,研究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是快速有效地扑救森林火灾的基础.本文通过取样调查、数据分析、参考推导对关帝林局梅洞沟湿地公园森林可燃物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出适宜本区域森林防火的综合预测模型,为科学决策、资源管护人员巡护监测和完善防火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自森林旅游发展以来,森林旅游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成熟,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森林游客行为、森林旅游影响、森林景观评估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大都从林外将森林作为整体来研究,研究林内、森林结构属性的较少,从公众偏好的角度来研究林内森林结构属性的研究更少,国外关于这一研究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研究森林结构属性的公众偏好的意义在于:①更广地考虑公众对将森林作为游憩地的态度和期待,即从人的
本文基于声景生态学,研究城市公园声景观边缘效应,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及SD法,进行城市公园边界内外两侧空间的声景观评价.结果表明:①公园绿地边缘对声景观有优化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声景观边缘效应在公园边缘外侧比内侧更明显,该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使用者的心理感知.②公园不同质边缘的声景观边缘效应强度依次为:地形>种植>水体>广场.③受声景观边缘效应影响较大的项目包括:噪声、气氛、美感
智慧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设备在公园自导式解说系统中的运用越发广泛.针对目前公园所进行的"互联网+自导式解说系统"的实践,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金鸡山公园移动终端公众号的满意度进行分项测评,并采用AHP法和Delphi法构建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结合分析,对目前公园的移动终端自导式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