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遥感和GIS的技术支持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定量分析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2002年、2010年、2015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竹类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后上下波动,景观优势下降,混交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后缓慢减少,景观优势上升,建设用地的面积波动变化趋于减少,阔叶林及针叶林的面积波动变化趋于增长.②竹类的破碎度最高,聚合度和连通性差,混交林的破碎度较低,连通性好,整体景观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先降后升,分布趋于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社区居民旅游参与一直是生态旅游研究中热点问题之一.旅游目的地社区女性居民作为旅游参与的弱势利益团体,在参与社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旅游的态度、参与的能力与程度以及她们自身的发展水平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社会关系网络.本文将生态旅游社区女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经济社会学中流行的社会网络分析范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女性居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随机抽样调查350名社区女性居民,深度访谈10名社区居民,
针对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方面的一定不足,构建了以BP神经网络预警预测和评价模型为基础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并以石膏山景区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另发现指标型评价法较数值型能在时间轴上连续动态性地反映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状态的变化;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对预警指标体系警情层、警度层预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膏山景区经济环境承载力预警状态已过渡到"适载区",需引起重视,旅游业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生态旅游对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资源特色,必须立足省情,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山西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介绍了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当前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在全球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森林是中国游憩用地系统的重要载体,森林教育资源丰富,具有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功能.文章在阐述森林教育概念形成发展,学习国内外森林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森林自然教育产品开发,力求形成外在感官——校园文化的"森林"和内在核心——教育模式的"森林".努力挖掘森林自然教育的环境创设途
根据森林公园的现状,确定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修复建设模式:生态高效+规模效益+改革创新+外向开放+旅游休闲.对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建设的主要做法、任务目标、发展模式、建设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措施.论述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保护好森林公园现有森林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环境优美和外向拉动型的发展道路,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机制,形成规模效应,使各类资源得
中国森林公园建设已经进入由增加数量和面积实现发展到提高森林公园发展效率和旅游竞争力的转型期.构建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进行评分估值并探索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发现:①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地区差异巨大,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但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例外;②各省的森林公园旅游基础明显强于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③全国森林公园可以划分为四个梯队,
本文通过分析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现状,结合低碳建设理论,对大蜀山的低碳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力争将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安徽省低碳模式精品,大蜀山是合肥市的城中山,面临着资源减少、环境多变的困境。当前,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保护当头、生态优先”的宗旨,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发展”的理念,抢抓战略机遇,大力拓展生态旅游和低碳发展之路,积极谋划以低碳建设理念引领新兴产业发展,谋求公
森林人家(forest home)作为一种全新旅游特征的发展模式和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农家乐"的基础上,直接利用当地的森林生态自然资源和景观环境而创造性地开发出的乡村特色友好型的旅游产品.其具有乡村特色旅游的形式和休闲健康旅游的理念,满足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地区发展不均衡,品牌基础薄弱,特点不鲜明和交通条件、内部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基础设
森林养生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森林养生产业既是传统旅游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林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时代要求、国家意志相契合,同时亚健康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的高速发展、二孩政策出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也推动着森林养生产业的发展.山西省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建立20多年,成功开发6个景区
加强对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攀升,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旅游产业的持续深入发展,生态系统承载力和环境压力日趋加重,原本脆弱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及时加强对各类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维护,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努力提升旅游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那么,由于旅游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