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量在两种认知模式下的比较探析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格测量中,问卷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人格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是把问卷发给被试,待他们做完后收回,没有对做问卷以及被试回答每个题项的时间进行控制,也没有考虑到作答时间的长短差异可能是基于不同认知加工方式而影响到作答的信、效度。然而,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加工是有两种方式的:自动化加工和控制性加工,两种加工方式就有加工时间的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患者通过评估其行为变化阶段,依据干预手册,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结合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进行干预,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将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效果。
目的 探讨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重伤者由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后其亲属的照护体验。方法 应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访谈5名具同质性的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重伤者亲属,以诠释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转录稿。本研究为期1年,分四个阶段展开,本文聚焦第二轮访谈。结果 从情感、认知、行为三方面来看,亲属第二阶段的照护体验与第一阶段相比都发生了变化,经诠释分析提取"喜忧交织、识变从宜、量力而行"3个主题及其所含9个亚主题。结论尝试将
汉语是一种非印欧语言,屈折变化非常有限。它并不使用外显的语法形态来标记名词、动词等词类,或者格、时态等句法特征。这样,汉语中的语法关系并非由形态,而是由词序、功能词和词汇语义来提示。汉语的这些语言学特性导致了一个普遍的语言学推测: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句子理解会更多地依赖于语义和话语语境信息。本篇报告在最近的事件相关脑电位证据基础上,讨论关于汉语句子理解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汉语词类加工是否必须先于
背景: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或疾病等死亡,而母亲已达到生育极限年龄(49岁以上),无法再生育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则是指失独家庭中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近年来失独者日益凸显的心理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身健康和社会功能,应对方式能体现失独者的心理状态,因此了解失独者的应对方式并找出影响因素,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心身健康。
长期双语经验可以延迟认知能力的下降和神经衰老的过程。单语者在老化过程中,在特定脑区会表现出灰质体积的减少,而双语者的这一趋势则减缓或消失,表现出双语经验对皮层衰老的保护作用。然而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此外,灰质体积由皮层表面积和皮质厚度共同决定,而二者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双语经验对皮层老化的保护是作用于皮层表面积还是皮质厚度,也不清楚。我们考察了熟练双模态(口语-手语)双语者的灰质体积,并与同年
目的 陆、海、空官兵是我军战斗力的核心,特殊的职业性质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力与理性,这对于部队工作是否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官兵的意志力与理性和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了解其交互规律,为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性的哲学量表中的意志力和理性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对1783 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方
研究目的:抑郁流行病学研究是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单病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20%左右,而抑郁症在疾病负担谱中占第二位,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抑郁症的终身发病率约为5.2%~16.2%,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抑郁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心理研究的热点.美国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开始每隔十年就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精神疾病普
目的 探讨情绪状态对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影响,为军事训练中智力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47 名军人,选用《威廉斯创造力思考活动》测验取得创造性思维平均值,将创造性思维水平总分大于或等于总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M+SD)者划分为高创造性思维水平(A 组),创造性思维水平总分小于或等于总均值减去一个标准差(≤M-SD)者划分为低创造性思维水平(B 组),完成Hick任务和Navon 任务组间比较,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量化分析技术评估士兵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58 名新兵与57 名老兵,以国际情感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s systems,IAPS)作为情绪刺激材料,采用HC2180-D 型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系统,对IAPS 刺激前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PPG)特征量化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将主观应激报告
测验作假是测验者为了表现出有利的自我表征而故意对人格测验作出或夸大或缩小的歪曲反应的趋势。测验作假的程度影响测验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特别在人才选拔测试中直接影响录用决策。研究表明,测验作假主要受应聘情景、求职动机的影响。这两类因素对所有应聘测验者而言应该是相似的,但实际情况是应聘者的测验作假程度却有着明显不同,因而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特质等个人因素可能是影响测验作假程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