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尚"清"观念与汉晋社会考索

来源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心雕龙》尚清的文学审美观念,固然受到宗经思想的影响,但更受到汉晋社会士人尚清理想的浸染.汉晋年代,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方面都兴起了尚清的高潮.东汉末年,尚清又与党锢之祸中的士人精神人格相联系.三国魏晋时代,则趋于清淡与思辨领域,影响到文学艺术的走向.构成六朝文艺与美学不同于隋唐之后的亮点.而《文心雕龙》作为体大思精的诗文评经典,通过充分吸纳与弘扬这种尚清理念,形成了特有的文学审美理想.
其他文献
欲将「刘勰学」做进一步的开展,除了深耕《文心雕龙》理论,还需要向外拓展材料,学界目前已聚焦在《刘子》研究上,卓然有成,本文试图通过明代评点大家——孙矿的评点,深入《刘
会议
应美方院校之邀,我们开始了对美国几所艺术设计院校的考察和学习。此次访问的有三所院校,它们分别为费利斯州立大学肯特尔艺术与设计学院(Kendall College of Artand Design
从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一部文论文本,或者说是文学文本、美学文本、文化文本,同时还在于它树立了一个典范,为后世同样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人们以深刻的启
会议
由於读了報紙上的記載,聽了廣播的控訴,以及每日朝會上教師的講述,孩子們認清了匪特、惡霸、一貫道的罪惡,認清了他們的残暴行為。他們咬牙切齿的更痛恨美蔣匪帮甚至悲愤哭
关于《刘子》作者,主要有刘勰与刘昼两说.直至南宋初年史籍记载为刘勰撰,其后始有刘昼说,继而愈演愈烈.今人林其锬、陈凤金指出:刘昼说源于对宋人题署的错误解读:原是仍沿旧
会议
为深入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宁波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开展了国家应急广播预警信息发布试验项目。项目在已建成的宁波市应急广播平台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央
所谓“跨界”既指跨越古今某些思想观念的界限,也包括跨越学科分类、思维模式等的界限。“跨界”就能从多元视角审视、比对,将一些目前研讨容易忽略,甚至有所缺失,而古人意识
会议
大自然赋予了地球丰富的材料,经过原始人类的神秘组合,产生了美感,也形成了最初的首饰。在此,本文对于首饰的起源并没有做深层次的探究,只是对其材质的起始、发展和变化做一
本文为笔者初步完成的关于《文心雕龙》文学批评范式专题研究中的一篇,这里所说的文学批评,是作为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相对而言的文学批评;事实上,文学批评是与文学理论、文学
会议
  《文心雕龍》為我國最早的一部文學理論専書,其中<明詩>篇則是揭示了劉勰之詩學理論,透過對於<明詩>篇的解讀,我們不難發现劉勰的詩學理論乃舆首五篇「文之樞紐」環環相扣、密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