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喷涂作为再制造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许多旋转部件的损伤修复及表面强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涂层多孔、多界面以及复杂的界面结合问题,使其性能明显区别于匀质材料。本文采用等离子喷涂设备制备B4C/Ni复合涂层,并在基体和涂层表面分别制备了表面织构(图案),研究表面织构对涂层结合强度、摩擦学性能、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随着喷涂功率的增大,涂层内B4C与Ni的化学反应程度不断加深,导致了涂层内B4C剩余含量的减少。并非涂层中B4C颗粒含量越高,涂层的综合性能就越优越,只有在保证B4C颗粒弥散分布的前提下,适当的控制B4C与Ni的化学反应程度才可使涂层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织构密度过小,对于基体与涂层的织构嵌合作用有限,不能显著改善涂层的结合强度;而织构密度过大,基体表面过于粗化,反而对涂层与基体的机械嵌合作用不利。间距为4000μm的织构涂层结合强度最高。在拉伸测试中,B4C/Ni复合涂层主要有2种断裂形式:涂层内部断裂、涂层-基体结合处断裂。随着表面织构深度的增大,涂层摩擦系数稳定值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较小深度涂层摩擦系数稳定值达到最小值。当织构取向不同时,随着摩擦磨损的进行,摩擦系数都逐渐减小。而随着摩擦磨损的继续,只有30°取向的表面织构涂层摩擦系数表现出了继续减小的趋势。表面织构涂层的磨损比较轻微,耐磨性能优越。在不同表面状态条件下,等离子喷涂B4C/Ni复合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模式包括点蚀、剥落和磨损三种形式。其中,无织构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模式主要以表面磨损失效为主,织构化处理涂层的失效模式主要以点蚀失效和剥落失效为主;随着表面织构深度的增大,涂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逐渐减小,深度较小的表面织构,表现出了优越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且30°取向的表面织构涂层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较高,表面织构涂层的耐疲劳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