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外语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性反思——兼谈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取向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外语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特别是随着我国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外语教师走向科研的前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外语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总体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地城经济发展不平衡,外语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叙事研究是描述教师真实生活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是一个经验反思和创造发展的过程。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均可以通过叙事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目前科技期刊编辑的自身素质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编辑素质上的缺陷,应提高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培养力度.
科技编辑工作是一门渗透力极强的工作,科技期刊能够生存和发展,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新世纪、新形势给科技期刊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造就具有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强的新型创业型和攻坚型科技编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唤起外语教师了解并利用电影这一资源在文化教学,尤其是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文章首先阐明了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性质,认为应该因势利导以此为目标。然后在引用及论述以跨文化为目标的外语教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影用于文化教学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具体的电影选择和使用。还以电影《喜福会》为例给出了一个教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在外语教学中利用电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所具有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运用社会计量法中的社群图法对高校两个本科班的班级凝聚力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文章分析了班级凝聚力对外语教学产生的马太效应,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外语教学成效的诸项策略。
本文在中国学生对英语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使用错误的调查基础上,选择了常见的、与这两种时态搭配使用的时间表达分别以单句和段落的形式,测试三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这两种时态的认识和运用。结果表明时间状语的有无、明确性程度和位置等对时态使用的正确性判断均有影响。这一实验同时也显示在对英语时态的学习和认识上普遍存在一种重视不够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时态概念不完整,时态使用不连贯;其水平差异更多体现在词汇的扩
认知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两种教学法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等方面有重要差异,两种教学法不可同日而语。当代认知语言学为认知教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内涵。认知教学法不是革新的现代语法翻译法,更不是语法翻译法的翻版。可以预见,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认知语言教学法会引起更多学者和外语教师的关注,会被更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中。
本文对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层次理论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分析表明,上位范畴的概括性强,所指范国广,可用于作文的标题、主旨句、主题句或开头与结尾;基本层次范畴多表现为易于掌握且最常用的词,能够明确地表述思想内容;下位范畴更加具体和丰富,所指内容更详尽准确,多用于作文的展开部分。本文对131名理科博士生的英语作文试卷作了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范畴层次的使用和英语写作水平之间
我国英语教改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英语语用原则,学生语用意识差,语言交际能力薄弱。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理论,通过不同语境的任务设计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朗读自古以来是中国人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在教育部新制订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亦受到特别的重视。汉语和西班牙语教学同属语文教学,汉语教学法大多可应用于西班牙语教学实践。诵读功效卓著,简便易行,若持之以恒,定能提高西班牙语口语能力。
尝试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目标明确性、内容科学性、方式多元性、成效可持续性的特点,并在对全国八省265名中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和30名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解析目前中学英语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与教师教育的契合入手,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观点,期望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