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中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

来源 :2015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在炼铁厂中高炉、热风炉和煤气除尘等主要设备上的应用.在高炉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还采用了监控技术,其主要用于被集中控制的系统,通过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对高炉进行控制,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费用,而且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大大减小了工作中发生高温煤气的安全事故的几率,是个人和公司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其他文献
根据孕育剂变质细化金属晶粒的原理,作者通过原位反应法与熔体快淬法相结合制备出Ti-Si合金孕育剂,系统实验研究和分析了Ti-Si合金孕育剂对纯钛及Ti-6Al-4V合金的变质细化效果.显微形貌分析表明Ti-Si孕育剂薄带显微组织为均匀的胞状结构,经变质细化处理后,纯钛及Ti-6Al-4V合金的铸态晶粒显著细化,显微硬度与室温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均显著提高,其细化机制为钛在富Si区硅化物析出相上的异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先进成型工艺.优良的3D增材与相关基础材料的制备是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低氧高纯钛粉可制造高质量、高精度的复杂零件,在航天、军工、医疗、化工等特殊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潜力.本文基于熔盐电解提纯,采用氢化脱氢工艺和气体雾化法进行了低氧高纯钛粉的工业化制备与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的纯度是确保钛粉纯度的关键;气化雾化法摄氧量可控制在500ppm以内,杂质元素污染非常小,
利用电子束熔丝成形技术制备了TC4钛合金试样,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工艺下电子束熔丝快速成形TC4钛合金力学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电子束快速成形TC4合金经典型工艺处理后,合金拉伸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各方向强度和塑性均满足AMS4999A标准要求,其中X、Y向抗拉强度与自由锻件实测水平相当;合金室温冲击韧性达到了70J/cm2,约为锻件、铸件实测值的两倍;合金光滑试样轴向加载高周疲劳性能优于经β热
热等静压(HIP)近净成形技术是理想的钛合金构件制备工艺之一,既可以实现复杂构件整体近净成形、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获得力学性能与锻件相当的合金材料,从而在材料研究和军工领域广受关注.本文对高性能粉末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对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粉末致密化机理等分别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高性能粉末钛合金HIP近净成形技术上的应用,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
采用气体雾化法制备了洁净的名义成分为Ti-22Al-24Nb-0.5Mo(at.%)预合金粉末,利用典型包套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Ti-22Al-24Nb-0.5Mo粉末合金.调整热等静压工艺参数或改变样品尺寸都会对粉末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带来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热等静压参数变化和样品尺寸的改变都会影响粉末合金的致密化进程,特别是影响高温持久寿命.通过有限元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实验分析吻合,有限元预测致密化
通过在石墨铸型内表面涂敷Y2O3、Al2O3、CaZrO3耐火氧化物涂料,研究涂层成分对纯钛铸件界面反应和表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涂敷涂料能有效克服石墨铸型对铸件的激冷作用.Y2O3涂料与钛液无化学反应发生,稳定性最佳,仅物理粘附于铸件表面.Al2O3和CaZrO3涂料均与钛液发生了界面反应,分别生成Ti-Al-O和Ca-Ti-O的化合物,Al2O3反应程度尤为剧烈.涂刷涂料后钛铸件表面
本文主要介绍了承钢1260m3高炉炉腰、炉腹部位将铸铁冷却壁更换为铜冷却壁前后的使用效果,及铜冷却壁应用后对高炉炉况的顺行情况己指标优化的益处.
天钢2000m3高炉水冲渣系统冷却塔改造前由于喷淋支管管道过长,压力损失较大,冷却塔粒化回水中的杂物及杂质容易造成喷淋管道和对喷喷头堵塞,严重影响配水及冷却效果.运行过程中每年必须彻底清理一次喷淋系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对喷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内螺纹极易腐蚀,经常出现松动脱落现象,每次清理时必须进行整体更换.通过对冷却塔喷淋装置进行改造,降低了支管的堵塞情况,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的检修
根据一维固体传热方程的高炉炉缸内衬侵蚀计算方法,开发了高炉炉缸炉底一维侵蚀计算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炉缸内衬两点测温法、一点测温+冷却条件法、一点测温+热流量法和热流量+冷却条件法等4种情况和炉底两点测温法10种情况的内衬侵蚀和渣厚的计算功能,对于初步掌握高炉炉缸炉底的内衬剩余厚度有实用性意义.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交互界面友好,使用方便,通过算例简示了使用过程.
台车是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台车运行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烧结机的产量.台车运行中跑偏使台车两端部错位,部分台车轮与星轮及导轨产生严重磨损,甚至出现台车轮脱离台车.当台车返回上轨道抽风烧结时由于错位会产生有害漏风,久而久之,台车两端部磨损越严重,漏风率越高,对烧结矿的成品率影响越大.同时台车轮的磨损也越严重,增加了台车检修的频率.所以消除台车跑偏是本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分析,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