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泌尿结石的研究概况

来源 :世界中联男科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国际中医男科第十一届学术大会、海峡两岸中医男科第六届学术论坛、2017年世界中医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尿结石治疗方法中,以中药内服(包括中药及中成药)、针刺穴位或针药并用,或者推拿、耳压等疗法。这些疗法均有针对性强、调节全身气机、理顺局部功能的作用、符合中医整体观念,故疗效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综合症发病中的作用.对象:316例泌尿外科、男性科门诊确诊的CP患者.方法:甲组156例,予常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包括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分型选用相关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等;乙组150例,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均由专人负责晤谈和心理疏导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总结,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乙两组之间在治疗前的NIH-CPIS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一直是困扰广大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个问题,频繁发作的膀胱痉挛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更可继发手术后出血加重,冲洗管路不通畅,甚至膀胱冲洗液和尿液沿尿管周围自尿道外口溢出,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对于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极为不利.目前临床上除适用镇痛治疗外,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研究,旨在为这一领域找到更好的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阴汗症是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部分经常汗多,且汗味臊臭的一种病症.成年男性较为常见,夏秋季相对高发,是男科常见而易被忽略的疾患.须注意如有皮疹乃属阴囊湿疹范畴,不在此讨论范围内.阴汗是人体内环境失调的外部表象,病位在阴囊,然其根本在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之病变,其病因众多,或因肝郁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或因素体虚弱,肾阳不足,寒湿内生;或因气虚血弱,络阻血壅生热而迫液外泄等.临床诊治既要着眼于局部之法,
此案患者病情反复,时好时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乃小柴胡汤变方,小柴胡汤典型证候寒热往来,说明疾病具有波动性,例如疟疾等。情绪的波动,尿频尿急症状改善时好时坏,均由类似的波动性,作为柴胡类方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变化,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抑郁症疾病。患者虽以尿频尿急等男科疾病前来就诊,但仍要将局部疾病放到全身来考虑,整体施治,不能单纯考虑前列腺问题。“精室理论”认为前列腺作为“奇恒之腑”之一,作为空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利湿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治疗组口服补肾利湿汤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每组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做前列腺液常规、精液分析、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以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EPS中白细胞数和NIH-CPSI分为主要观察指标,评
作者83年开始接触中医男科的,从开始治疗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到治疗性病等整整34年了.在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方面,集各家之长,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首选蜈蚣水蛭丹参等。按照中医辩证的理论,病变方变、对症治疗。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便前不洗手可能导致人体感染性传播性疾病的危险性、主要污染源、常见性病的病原体抵抗力和便前不洗手可能引发的主要疾病,以及便前洗手的的重要性均较为详尽的进行了介绍.其目的是让青年医师加强便前洗手的认知,全社会的人都知道便前洗手的重要意义.建议医学工作者们首先正视外生殖器的卫生,严防医生作外生殖器检查时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便前洗手的重要性,倡导全民形成"便前便后洗手"的良好
水蛭是一味药性平和,祛瘀力强而不伤正的活血祛瘀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够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抗凝、抗血栓形成、抗炎、抗增殖和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水蛙的研究日趋深入,研究领域日趋扩大,其药理作用正在被更多的挖掘出来并为人们所利用,在临床上不限于抗凝、抗栓这些方面可以预料,通过对水蛭全面深入的研究,能使水蛭这一传统的中药焕发出新的活力,具
中医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应审病求因,分辩虚实,辩证论治加减,本文对年青急性男科病不予讨论,应以中老年疑难病例讨论。肾阳不足是肾虚的一个主要方面。肾阳又称为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一身阳气之根本。如《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所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之一生之活者。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皆说明中气、卫气、元气之阳的重要。以上病例多因肝
张仲景在《金匮·妇人妊娠病》篇中使用了包括桂枝、附子、半夏、冬葵子等后世所谓妊娠禁忌药治疗妇人妊娠期间所患的疾病,既能祛邪治病而又不致损伤母体及胎儿,符合《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理论.学习其辨证用药的方法,在用药时当注意辨证准确、用药得当、中病即止、配伍扶正等方面,方能真正做到"有故无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