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a2Cu3O7-δ薄膜厚度在多层异质结构(Ag/Ba0.1Sr0.9TiO3/YBa2Cu3O7-δ/LaAlO3)中对Ba0.1Sr0.9TiO3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超导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1.2°斜切LaAlO3基片,以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出性能较好的Ba0.1Sr0.9TiO3/YBa2Cu3O7-δ(BST/YBCO)异质薄膜.并进一步研究了YBCO薄膜厚度对BST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YBCO薄膜厚度增加到180nm附近时,其生长模式由二维step-flow转变为三维岛状模式,严重损害了在YBCO上面生长的BST薄膜的介电性能.具体表现在:BS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可调谐率明显降低,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却大幅度上升.通过测量电容与温度的关系,以应力效应模型对这一实验现象作出解释,认为YBCO薄膜厚度超过临界值,生长模式的转变促使晶格失配应力在YBCO和BST薄膜中得到释放,这导致BST/YBCO界面粗糙,以及BST薄膜中产生了大量的位错和缺陷,BST薄膜的性能因而大为降低.此外,通过对完全相同条件生长的单层YBCO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AFM研究,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YBCO薄膜厚度增加到180nm时,其表面变得异常粗糙,均方根粗糙度(RMS)从120nm厚度时的3nm增加到180nm厚度时的9nm.因此,我们提出:通过严格控制底层YBCO薄膜的厚度,进而控制它的生长模式,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BST薄膜的介电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与挑战,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战略展开讨论.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改革的主要趋势,重点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对未来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做出了分析,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使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分析化学实验课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及与化学有关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在将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培养成为化学工作者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教学目的是培养化学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开放性实验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努力实践.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一些成效.本文予以介绍.
在高等教育中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科学素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作者的一些授课心得.
以大学本科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说明,探索了如何引导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构建一维的逻辑链,二维的逻辑网络及三维的逻辑空间,从而把相应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新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教育正在发生着由贮备型向智力开发型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共识.为此大学化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讨论1.理论课教学,2.实验课教学,3.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所接触到的第一门化学课,因此该课程担负着使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建立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化学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任务.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自我学习、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中,将目前化学研究的一些前沿内容有机地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式将有关前沿研究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中:1)在前言部分介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中的定律和学说都来源于实验,同时又为实验所验证.因此,化学实验在培养未来的化学工作者的大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实验课程中,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按照认识过程进行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学会科学方法和思维,从而具有自学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如何使实验教学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根据我们的教学情况,谈谈做法和想法
开放型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是郑州大学化学系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的一项教学成果.它是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5年多来,该课程的设置为培养一流化学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该课程的有关情况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科学、先进的模式,并辐射推广到其它兄弟院校
在高等院校中,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困难之处,其中专业基础课碰到的难处更多.例如,任课教师不懂专业知识或者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专业例子举不出来或太少,以致学生觉得基础课枯燥、乏味,甚至认为无用,从而产生厌学行为.另一方面,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生动、丰富,联系专业知识太多,大篇幅地讲解专业内容,结果使学生基础知识未掌握好,专业知识也是生吞活剥,致使后续课程无从下手或大量的重复,更有甚者产生概
大学化学包含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的讲授,无论从教师的授课还是从学生的听课角度来看,都不是难讲和难懂的内容,而元素化学教学向来是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1)内容多属于描述性的;(2)内容庞杂;(3)内容编排模式化;(4)叙述方法基本上都是平铺直叙;(5)授课时数越来越少.如果教师授课时受教材束缚,教师则对教材再熟悉,备课再充分,讲课时再条理化,效果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