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下单枚可膨胀融合器椎间融合的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下单枚可膨胀融合器椎间融合术的远期疗效(椎间融合情况及VAS评分).方法:随访我科2013年5月-12月行椎间盘镜下单枚可膨胀融合器椎间融合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例,通过术后2年患者CT显示椎间融合情况及腰腿痛VAS评分结果分析,探讨其远期疗效.结果:获得随访患者放置融合器椎间隙均良好融合, VAS评分1.6分,疗效优良.结论:椎间盘镜下单枚可膨胀融合器椎间融合的远期疗效与传统后路钉棒加椎间融合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创伤更小.但本组病例数量少,最终结果还需更多样本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早锻炼、早熏洗改善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僵硬,促进功能康复,甚至避免膝关节松解手术。方法:通过2010年3月-2016年5月收集67例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出现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海藻、昆布熏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67例患者中61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膝关节镜松解手术治疗,2例因皮肤过敏终止治疗。结论:通过海藻昆布早熏洗,配合早期锻炼可预防关节僵硬,促进功能康复
目的:探索多模式镇痛方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情况。方法:本研究针对四川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2014年05月-2015年12月符合纳排标准、拟行单侧TKA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①术前超前镇痛(塞来昔布)及心理疏导、②术中关节周围组
会议
目的:评价带血管蒂肌瓣转位治疗膝关节感染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血管蒂比目鱼肌肌瓣等转位填塞死腔,肌瓣表面植皮,达到引流和修复创面双重目的.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感染未再复发.结论:带血管蒂肌瓣血运丰富,能很好的重建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控制感染及引流关节积液的双重效果,对膝关节感染有很好治疗效果.
目的:回顾分析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 1 0年至20 1 4年本院收治的1 6例长骨骨折患儿,均采用弹性髓内针交叉固定治疗.病人年龄4岁-9岁,1 0例男性,6例女性.其中股骨干8例,胫骨5例,肱骨3例.选择直径合适的弹性髓内针,实弹适当预弯,闭合或是小切口辅助复位置入.术后均采用石膏或支具辅助外固定,定期复查X光平片.结果:患儿平均手术时间66.2±15.3m
会议
目的:探讨低温支具在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将手外科周围神经术后的80例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0例在进行功能恢复的同时应用低温矫形支具,对照组只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患肢(指)的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温矫形支具有效的预防、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手功能障碍对恢复患肢(指)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应用手法治疗对患有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归纳总结普通手法、点穴手法以及以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区别差异并建立对比体系并分析探讨。结果:不同方法在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中具有不同的临床效果,手法治疗尤为突出有效,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臭氧消融术结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2009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A组采用经皮微创臭氧消融术结合推拿、牵引治疗,B组采用推拿、牵引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后1个月疼痛减轻程度
会议
目的:观察牵引结合郑氏经验穴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门诊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牵引结合郑氏经验穴推拿治疗组(Ⅰ组)、单纯牵引治疗组(Ⅱ组).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外科学》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以临床体征结合颈椎四位片与颈椎磁共振确诊.Ⅰ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2-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2岁,病程9个月到20年.Ⅱ组患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微创经皮植入ITST(Intertrochanteric/Subtrochanteric Fixation)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技术和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 1年12月,将62例股骨转自下骨折纳入本研究;54男8女,19~82岁(平均43岁):Russel-Taylor分型,IA型12例,IB型14例,ⅡA型17例,ⅡB型1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思路,闭合复位经
会议
目的 总结小切口多针缝合修复新鲜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以跟腱断裂后1周以内为新鲜断裂。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对5例新鲜跟腱断裂进行小切口多针缝合方法的手术治疗。其中男性4人,女性1人,年龄25岁-49岁。术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均行彩超及MRI检查诊断跟腱断裂。手术均在伤后1周以内进行,切口4-6cm长,用5-0肌腱线,缝合大概50针左右。术后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