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_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自制的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了SiCp增强Al基复合材料/铬青铜配副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电流对载流条件下的SiCp增强Al基复合材料/铬青铜摩擦配副的摩擦学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电流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增大,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电弧侵蚀是载流磨损中主要的磨损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板料冲压成形,总结了模具表面技术、纳米润滑添加剂以及虚拟润滑技术在冲压成形工业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本文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计算的基础上,利用物元分析理论的特点建立了基于MMW-1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滑动磨损状态评估模型,把磨损状态的定义扩展成多维定量化的描述模型.通过对磨损试验不同阶段的关联度计算,对磨损状态进行了可拓学评价,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摩擦学系统状态描述方面具有可应用性.
采用纳米金刚石微粒作为3#通用锂基脂的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自制的球-棒疲劳试验机,研究了纳米金刚石对陶瓷球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利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纳米微粒的抗接触疲劳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选定的载荷、转速条件下添加了纳米微粒的润滑脂与基础脂相比,陶瓷球的疲劳寿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含量增加到3%时,效果最佳.利用微粒吸附作用和微粒衬垫作用可以较好地解释纳米微粒提高陶瓷球接触疲劳寿命的原因.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铜添加剂,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纳米铜添加剂及与其它添加剂联合使用所表现出的摩擦学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纳米铜添加剂的自修复性能,并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对含纳米铜的复合添加剂进行了模拟实际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铜添加剂为分散性能稳定的20nm的球形颗粒;纳米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与基础油相比,当纳米铜的添加量为0.15%时,可使摩擦系数降低30%,
将纳米镍粉(Ni)和纳米铜粉(Cu)作为填料填入聚苯酯/聚四氟乙烯体系(Ekonol/PTFE)复合体系中,通过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手段考察试样磨损表面,并对其摩擦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纳米Ni与纳米Cu在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富集,通过金属分子间的吸引作用,增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的结论.
在转盘式磨蚀实验台上,对Ni60和Ni60+35%WC涂层上进行冲蚀磨损实验,研究了试验材料的表面失效规律及微观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冲蚀磨损规律相同,分为跑和期和稳定期;由于硬质点WC的加入,使得两种试样的冲蚀磨损机理不一样,但Ni60+35%WC涂层的耐冲蚀性能明显高于Ni60材料;Ni60+35%WC涂层的冲蚀磨损机理主要是剥落坑和疲劳点蚀,而Ni60材料主要是微切削和犁沟剥落.
研究了磨损自修复润滑油添加剂对铁基材料的抗滑动磨损及抗接触疲劳性能.在球(销)盘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钢/钢摩擦副在添加剂条件下的长时间滑动磨损试验,钢/铸铁摩擦副在不同浓度添加剂条件下的滑动磨损试验,在球-棒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钢/钢摩擦副在基础油和添加剂条件下的接触疲劳试验.采用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X光衍射仪等仪器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对摩擦副具有很好的抗磨和抗接触疲劳作用;试验
应用于气体静压轴承的局部多孔质材料节流器比传统的小孔节流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静态刚度、更优越的阻尼特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局部多孔质材料相对于全多孔质材料不仅能降低成本,降低制造难度,还能提高轴承的静态性能.本文利用通过冷等静压的工艺方法加工出的各向同性多孔质石墨作为局部多孔质气体静压径向轴承节流器的材料,制造局部多孔质静压径向轴承.首次通过解析方法对局部多孔质气体静压径向轴承的静态性能进行研究.同
高铬铸铁轧辊为参照,研究了高钒高速钢轧辊的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特性.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轧辊中的裂纹主要萌生于VC与基体的界面,间有少量裂纹由于VC的碎裂萌生于VC内部及少量裂纹萌生于M7C3与基体界面和M7C3内部,裂纹主要沿VC的表面扩展,扩展到VC侧面时出现明显的裂纹钝化使扩展速度减慢或停止,一部分裂纹穿过碳化物周围的奥氏体而沿马氏体片扩展,形成大的主裂纹而使高速钢失效.高铬铸铁中的裂纹主要由
利用MM-200型滑动磨损试验机测试高钒高速钢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借助于扫描电镜对其磨损形貌和组织进行观察,探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含碳量低于2.58%时,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机理为显微切削和疲劳磨损的复合,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硬度,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含碳量超过2.58%,磨损机理主要为碳化物的碎裂及脱落,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显微组织,碳化物越小,耐磨性越高.